三、全诺RP56动态测试
1、刹车距离测试
对于一款轮胎来说,刹车性能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现在各大轮胎厂商在研发时,也都会把轮胎的刹车性能放在第一位。
在测量完排水槽尺寸和橡胶硬度之后,我们再利用专业的P-BOX测试仪器,测试装有全诺RP56轮胎的这辆广汽丰田凯美瑞100-5km/h的刹车距离。
在干地刹车测试中,将车辆提速至105km/h左右,再一脚踩死刹车直至车辆静止,整个过程中能感觉到轮胎的纵向抓地力表现不错,在紧急刹车时,能够给人充足的信心,不会有刹不住的感觉。
经过反复测试后,我们测得全诺RP56轮胎100-5km/h的刹车距离为38.11m,测试结果表现令人满意!毕竟一款轮胎的刹车性能直接决定安全性能,只有具备高安全性能的轮胎,才能够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2、绕桩测试
绕桩测试是以一定的车速进入区域后,通过反复转向来匀速通过桩桶,目的主要是对轮胎的抓地力极限以及转向响应速度等做出主观评价。
在绕桩测试中,全诺RP56轮胎的转向响应非常及时,表现除了较高的横向抓地力。在连续转向时,操控和响应才能够更加精准,同时后轴也能够灵活地跟进,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以相同的频率和舵角进行转向,轮胎表现出了良好的循迹性。尝试以更快的车速来完成绕桩,车身侧倾变大,但轮胎的响胎极限也比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当由于车速过快导致轮胎发生侧滑失控后,通过收油减速轮胎可以迅速恢复抓地力,便于修正车辆行进方向,即使突破抓地力极限,但凭借轮胎的抓地力,依然在可控的范围内。整体来说在绕桩测试中,全诺RP56轮胎表现出了较高的干地抓地力和精准的操控性能。
3、道路行驶主观评价
场地内动态测试并不能感受出轮胎的综合性能,接下来我们将这辆车开至道路上,将全面感受全诺RP56轮胎的各方面表现,并做出主观评价。
行驶在实际道路上,首先最大的感受就是在驾乘舒适性方面,全诺RP56轮胎的表现不错。在行驶的过程中,轮胎在保留了一定的路感同时,还是以偏舒适性为主,能够将路面上较大的震动和颠簸进行吸收和过滤,从而为驾乘人员带来较高的舒适性和行驶质感。
另外得益于高刚性的胎体结构,在高速行驶时,能够感受到轮胎牢牢地抓着地面,并且稳定地保持直线行驶,不必来回修正方向,传递给驾驶员较强的信心和安全感。
在高速行驶时进行紧急变线动作,轮胎能够及时做出转向响应,并且胎壁也能够给车身带来足够的支撑,整个过程从容而可控。这样的表现不仅仅是良好操控性的表现,其实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
4、车内噪音测试
轮胎的噪音表现是一个重要的评测标准,我们在车内关闭媒体和空调等设备,测试全诺RP56轮胎在40km/h、60km/h和80km/h时速下的车内噪音分贝值,最终测得结果为55.4dB、57.8dB和61.7dB。随着车速的升高,更多的是发动机噪音和风噪,轮胎的噪音并不明显,静音性表现不错。
理论上,噪声级为30~40dB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dB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编辑点评:其实在测试之前,我对这款全诺RP56轮胎期待并不高,不过在实际测试发现,虽然全诺RP56是款国产轮胎,但无论是在干地抓地力、舒适性还是静音性等方面,实际表现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给我带来了惊喜。如果您正遇到了换胎的困扰,我觉得完全可以考虑全诺RP56。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全新揽境的焕新,本质是大众对家庭出行需求的深度重构——它不再只是一台“能装”的SUV,而是通过空间、智能、动力的全面进化,
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江淮皮卡亮相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命名为江淮悍途PHEV,新车具备硬派潮感外观、超级混动架构和强悍性能储备三大核心亮点,更是凭借1000N·m的扭矩储备一举成为首款扭矩破千的新能源皮卡,使其在动力方面全行业领先。
近年来,随着诸多自主品牌纷纷加入了“卷”这个阵营中,国内汽车市场可谓是“硝烟弥漫”,而BBA等一众豪华品牌也不甘示弱,全力研发新产品一同加入了“大卷”阵营中。随着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推出小号“g”级车型后,越野老大哥路虎也在悄然的研发“当家花旦”新车型。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福特展台直接“杀疯”了!这次车展,福特把展台变成了一个超大型户外主题乐园,完美诠释了“Fun天性,去野行”的理念,真的是创意拉满,让人眼前一亮!
N7中型纯电轿车,价格杀到了11.99万!您是不上牌桌则已,一上桌就要掀桌子昂!好多友商昨晚觉都没睡踏实!讲真,这定价策略真不像日系传统风格。B级车的空间要把冰箱和大屏装进去,既守着老车主最惦记的“沙发厂”灵魂,又要用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8295P芯片和新势力PK,这种老少咸宜的平衡术最戳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