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就是人力组的脚踏气泵,个人认为称其打气筒更贴切。优势在于不受电源局限,除了汽车可用外,还是摩托和自行车的“大功率”气筒。
在工作效率、价格、体积、静音性这些卖点上,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同样也存在自己的短板,通过接下来的测试,我们将权衡利弊,选出一款最物美价廉的充气泵。
一、电动气泵
不论电动充气泵的电源从点烟器还是电瓶接入,启动前都要着车,如果长时间放电会对电瓶的蓄电能力造成伤害。
另外电动气泵还要对工作时产生的高温进行考量,散热的好坏直接关乎气泵寿命。由于泵体内部没有润滑机构,活塞环是由塑料+橡胶构成,过高的温度会使活塞环变形,如果气泵的工作温度过高会造成活塞环报废,让气泵成为一次性消费。
为了避免气泵自带的压指表存在误差,我们用高精度的胎压表先行测量,使每次充气前的胎压都标定为1.0bar,这样气泵上胎压表的误差就能直观地显现出来。
1、便携式充气泵
先用便携式气泵对轮胎充气,气泵胎压表显示的数值是1.5bar,比实际胎压整整高了0.5个单位值,存在严重误差。
另外由于气管较短,气嘴在12点位置时气泵会离开地面,所以这款气泵对于车轮还有位置要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造成不便。
气泵运行5s后开始出现抖动,声音也变得暴躁起来,在继续运行了几秒后,泵体的缝隙中冒出一股青烟。
再次启动时,从气泵的声音可以判断内部零件已松脱,在高速撞击下产生刺耳噪音。如此,便携式气泵以报废告终,从胎压表精度到充气能力可算作不折不扣的“一次性消费”。
2、单缸气泵
用单缸气泵重复相同的程序,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用过20元的便携气泵再看单缸气泵,不论气管接头、胎压表还是整体的质感简直感觉太高端了,此外泵体上还集成了应急灯功能。
比较遗憾的是,和1.0bar的实际胎压相比,单缸气泵的胎压表相差了0.2bar。
打开开关,气泵发出频率稳定的“嗡嗡”声,噪音值为77dB。由于气泵自身质量较轻,加之单缸做功无法抵消冲击,泵体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位移。
气压充至2.5bar,用时2min39s。在2.0bar之前指针抬升的速度较快,而最后的0.5bar就比较缓慢了,说明气泵功率有些吃紧。
最后我们测量了充气后的气缸温度为60℃,如果4个轮胎都需要充气最好不要让气泵连续工作,稍事冷却后再使用比较稳妥。
3、双缸气泵
双缸气泵的体积和重量几乎是单缸的一倍,功率也更大,故而需要直接在电瓶上接电。
螺旋气管可以伸长至7m,即便将泵体放置在车头也能给后车轮充气。
用双缸气泵充气至2.5bar仅仅用了1min13s,足比单缸气泵缩短了一半,充气的速度也比较平均,感觉只用了六成功力。
由于两个气缸同时工作,噪音也提高到了97dB,由于泵体可以摆放在车头,可以远离噪音源,所以充气时并没太大感觉。
测量气缸散热器的温度仅有26℃,和环境温度相差无几,看来轿车轮胎对双缸气泵基本没什么难度,就算给四个车轮连续充气也是游刃有余。
表格标题 | ||
单缸气泵 | 双缸气泵 | |
箱体长宽高(mm) | 165*70*135 | 300*300*130 |
气管长度(mm) | 1000 | 7000 |
额定功率(W) | 120 | 300 |
误差(bar) | 0.2 | 0 |
充气时间(s) | 159 | 73 |
温度(℃) | 60 | 26 |
噪音(dB) | 77 | 97 |
价格(元) | 158 | 278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小结:从可靠性来说,我们最先把便携气泵淘汰出局,剩下了单缸和双缸气泵。从尺寸和操作步骤来看,单缸气泵有着明显优势,但充气时间和散热能力也毫无疑问地成为它的软肋,如果从寿命角度出发,它也许会是那个最先下岗的选手。从充气效率来看双缸气泵稳赢,不过它的价格也贵了将近一倍,另外在公共环境下也要注意噪音扰民的问题。
纳米06首创“天地门”,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下门展开是1200×900mm承重平台。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踏乎的,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
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换壳版eπ007”。它俩底盘核心参数,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懂的人都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但网友不吝这个,毕竟两车轴距一样,尺寸就差几厘米,说是“巧合”,确实牵强了。
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叠加上市权益,卖28.99万起,顶配还不到40万,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友商这些“9字辈”的理想L9、问界M9、腾势N9都卖多少钱?你让他们怎么卖?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这么一看,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
奥迪E5 Sportback的面世,标志着奥迪在华战略进入新阶段。未来,品牌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计划至2027年累计推出14款新车型。
全新揽境的焕新,本质是大众对家庭出行需求的深度重构——它不再只是一台“能装”的SUV,而是通过空间、智能、动力的全面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