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用车 原创]
“砰”一声巨响回荡在公路上空,一辆小轿车突然冲出车道,这一切发生在眨眼之间,旁边车辆还没反应过来时,轿车已直直撞停在路边的隔离带上。瘫软在地上的轮胎证实了这又是一场由爆胎带来的灾难!在轮胎引发事故的总量中,爆胎能占到70%之多,位居高速行车的头牌杀手。
胎压异常是爆胎元凶
过高的气压会使轮胎变形,在内部帘布层变薄的情况下,轮胎压到石块或颠簸时,就像吹饱的气球一样容易爆裂。
虽然常识告诉我们,胎内压力会受热膨胀,但许多车主为此特意将胎压放得过低,显然有些适得其反。过低的气压会加速轮胎侧壁的挤压、拉伸,在高温催化下橡胶迅速老化,严重破坏轮胎的强度。
美国公路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显示:胎压高于标准值四分之一时,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加一倍;而当胎压低于标准值四分之一,交通事故概率增加两倍。
高也不成,低也不行,胎压值成了日常用车中纠结的问题。普通轿车胎压在2.5~2.7bar间就可以了,但最好以门框处厂家的规定值为准,一般来说,上面的数值可作为胎压的最低参考值。
和胎压有关的其它信息在轮胎上也有体现,胎壁上已经标识出胎压的最高参考值。并且这个参考值已经留有充分的余量来确保安全。
像图中这条轮胎虽然标注的是350kpa(即3.5bar)的最大设定,但实际的承受值可以到达4.5bar以上,足足有30%的余量。
环境对胎压的影响不严重
为什么要认清胎压的极限值呢?坊间流传夏季要给胎压留出足够的膨胀量的信息,车主误读后过度放气,浑不知自己在自设隐患,只要胎压不走极端,我们的轮胎并不会那么脆弱。
据实验证明,时速80km/h时轮胎温度会上升14℃,胎压仅上涨了0.2bar;而升速至110km/h后,轮胎上涨1.4℃,胎压也只高了0.07bar,所以高温和轮胎的膨胀并无太大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升高的胎压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如何自己调整胎压
关注胎压固然是好习惯,但对没有胎压监测的车主来说,养成这个习惯恐怕有些难度。如何不用跑腿去修理厂,就能监测并调整爱车的胎压呢?车载充气泵显然是一项利器,将修理厂巨大的空气泵轻松随车携带。
车载充气泵适用于什么样的场景?便携泵有能力让失压的轮胎恢复行走能力么?充气效率怎么样、占用空间有多大等等问题一齐涌现出来。
这次我们测试的四款便携充气泵可分为电动组和人力组。电动组从结构上分为双缸、单缸气泵。
双缸充气泵顾名思义具有两个压缩气缸,适用于大尺寸轮胎,充气能力无疑最强;单缸泵按价格可分为两种,之所以把便携式气泵加进测试,除了体积较小外,价格是最有诱惑力的,淘宝价才22元还包邮。
纳米06首创“天地门”,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下门展开是1200×900mm承重平台。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踏乎的,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
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换壳版eπ007”。它俩底盘核心参数,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懂的人都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但网友不吝这个,毕竟两车轴距一样,尺寸就差几厘米,说是“巧合”,确实牵强了。
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叠加上市权益,卖28.99万起,顶配还不到40万,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友商这些“9字辈”的理想L9、问界M9、腾势N9都卖多少钱?你让他们怎么卖?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这么一看,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
奥迪E5 Sportback的面世,标志着奥迪在华战略进入新阶段。未来,品牌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计划至2027年累计推出14款新车型。
全新揽境的焕新,本质是大众对家庭出行需求的深度重构——它不再只是一台“能装”的SUV,而是通过空间、智能、动力的全面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