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击“弯道火箭”
除了动感、抢眼的高颜值,KTM 390 DUKE最大的亮点当然就是“不服就干”的脾气和灵活的操控了。配备的373.2cc单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2kW(44Ps)/9000rpm,最大扭矩为36Nm/7000rpm。
经过调整后,新款KTM 390 DUKE特别提升了中低转速下的扭力输出,再加上轻量化的车身,原车主给我轻松表演了1挡动力翘头。原车主虽然骑了一阵子杜卡迪Scrambler 自游,但还是觉得KTM 390 DUKE更灵活更“暴躁”一些。
2018款KTM 390 DUKE的亮点还在于配备了电子油门和滑动离合器,这两项配置在同级别价位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电子油门的响应非常灵敏,我骑过的车也不多,但是感觉和拉线油门并没有太大区别。随时深拧油门加速,发动机转速都能够快速攀升,并带来“暴躁”的提速感。当然在急加速的过程中,还要当心因为动力翘头而发生不必要的危险情况。
相比于我之前骑的龙嘉V咖250,KTM 390 DUKE的挡位更加清晰,在这段时间里很少有找不到空挡的情况。另外由于配备了滑动离合器,在骑行的过程中,升挡和降挡操作都非常顺滑,整体骑行感受不错。
离合器高度可以直接进行5级调节,对于不同驾驶习惯的人来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切换。我和原车主都偏向于离合器位置稍高一些,选择2挡的位置,这样在骑行的过程中只要稍捏离合就能快速换挡,不过在起步时要控制好油离配合,以免发生起步熄火的尴尬情况。
得益于大单缸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以及轻量化的设计,KTM 390 DUKE成了一款“5秒破百”的车型,在这个级别和价位中绝对算是“小钢炮”了。
前后BYBRE刹车卡钳以及Bosch 9.1 MB 双通道ABS的配备,让这辆KTM 390 DUKE在骑行的过程中,减速和急刹车的动作更有信心。
当然在骑乘感受方面,KTM 390 DUKE最大的优点还是灵活的操控性能。在快速过弯时,轻巧的车身能够随着身体很轻松地倾斜下去,从而以更快的速度过弯。随后深给油门加速出弯,车身又能够迅速回正,整个过程充满了驾驶乐趣和驾驶欲望。
WP减震的调校兼顾了日常骑乘的舒适性和公路的运动性,不过前减震稍微偏软,在前刹力度较大时,能够感受到车头姿态有明显下沉。
高速骑行时,虽然车身较轻,但是行驶稳定性依然表现不错。5挡可以在100km/h的车速左右轻松巡航,保持6挡120km/h车速时依然没有进入转速红区,留有着一定的动力储备。此时通过降挡来提速和超车,发动机依然有着充足的动力输出。
不过降挡之后伴随着转速进入红区,车把和脚踏的震动会变得越来越明显,这是“大单缸”无法避免的,此时通过切换挡位来控制转速,可以让高速长途骑行时,身心更加放松和舒适一些。实际上原车主总是说震动大,但我还是可以接受的。
总的来说,抢眼的造型、“暴躁”的动力输出和灵活的操控都是KTM 390 DUKE的优点,不管是城市通勤、场地练习、长途高速甚至是走一些轻微烂路,这辆KTM 390 DUKE目前都能够满足我的需求。作为一辆二手车,实际车况和新车没有太大区别,我觉得还是比买新车划算一些。
编辑点评:从复古车换到“弯道火箭”还真有点不习惯,但是不得不承认,KTM 390 DUKE绝对是一款兼具颜值、动力和操控的车,可玩性非常高,也能够陪伴很长一段时光。不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都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作为BBA市场中的的热销车型,奔驰GLC车型销量“遥遥领先”于宝马X3、奥迪Q5L。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在国内市场中型SUV销量排行榜中,依旧站在销量的金字塔顶端;当然奔驰也不会止步于此,一款全新奔驰GLC正在悄然研发中。
郑州日产作为国内首批皮卡车企,具备历史积淀和传承,1995年便推出首款皮卡车型D21,作为合资车企依托日产全球实力更是推出纳瓦拉、锐骐等经典车型,得到了“皮卡世家”的行业美誉。而日产汽车生产皮卡的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1933年的NISSAN 12,如今日产皮卡在南美、澳洲、非洲等各大皮卡主要消费区域销量保持领先优势。
自雷克萨斯在国内市场上市开售以来,便一直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市场销售;曾几何时部分热销车型还需要加价购车。而如今雷克萨斯也开始向特斯拉学习,在上海设立独资公司并建工厂,并只生产纯电动车型,最快将于2027年开启投产工作!
2025款的小鹏X9后天上市大家都知道了吧?预售直接干到39.98万起了!24款的起售价才35.98万,你这直接贵4万?不过按小鹏一直以来的套路,预售价可能是为了拉高预期,等正式上市直接给你一炸弹也说不准呢。主要25款没有激光雷达了,用的是图灵AI纯视觉智驾,智驾小蓝灯也配上了。
昨天北京夸张的大风大家都见识到了吧!风速最快的地方能达到45.8米/秒,给人吹得都站不稳了。朋友圈里全是被吹翻的共享单车、连根拔起的行道树。更要命的是,沙尘满天飞,PM10浓度直接爆表,出门不仅会吃一嘴沙子,能见度低得连红绿灯都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