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用车 原创]
如今,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手机就像我们体外的一个“器官”,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然是我们的一部分“器官”,那就绝对不能没电/停机。我们不使用手机的时候只有三种情况:睡觉、开车、吃小龙虾,这个时候若是拿出一个移动电源,再插上数据线实在是太复杂的步骤。如果能放下手机就开始充电,那我们就可以有更多时间睡觉、开车、吃小龙虾。所以在睡觉和吃小龙虾时,我们有桌面无线充电;而在开车时则有车载无线充电。
原车自带的车载无线充电无疑是可以提升车辆格调的功能之一,所以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将无线车充功能直接加装到车辆上。对于没有车载无线充电的车型来说,这也不再是一个难事了,只要多加装一个手机支架即可。开车时手机可以放在手机支架上一边导航一边充电,一举两得。
一、无线充电原理
说起无线充电,就要说到第一部搭载Qi无线充电标准的移动电话是夏普SH-13C(2011年8月6日上市),而市面上主流手机品牌中推出较早的无线充电手机是2013年的三星NOTE 2,那时无线充电还是一个选装产品,用户需要购买特制的手机后壳,以及配套的无线充电器才可以使用。随后,各大手机厂商也开始灵敏地嗅到这块肥肉,而现在无线充电功能早已成为各品牌手机的基本功能之一。
无线充电的原理就是利用电磁波感应,其过程类似于变压器通电,在发送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连接有线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感应发送端的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
苹果手机从iPhone 8以后的机型都已配有无线充电功能,三星NOTE 5和S6之后的更高端产品都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华为是在去年推出的Mate 20 Pro上加入了无线充电,甚至可以反向充电功能,将两个手机“背靠背”,它就可以给另一个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充电。
在无线充电功能上我们总能看到“Qi协议”这个名词,它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具备便捷性和通用性两大特征。不同品牌的产品,只要有一个Qi的标识,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
这次我们带来了两个后装无线充电手机支架,来对比原车上就带有的无线充电功能。他们之间差距怎么样?后装手机支架无线充电是否好用,一起来看看吧。
二、无线充电车载产品
1、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摩米士磁吸式车载无线充电器
这次我们选了两种可以无线充电的手机支架,第一款是磁吸式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手机支架内带有磁吸片,将其黏贴于手机背面或者手机壳背面,就可以与手机支架底座潜力吸附,固定在手机支架上面。
从产品包装上也能看出,吸附式的手机支架主要卖点就是可以360°随意角度安装,并且单手操作也完全没问题。
如果不喜欢在手机背面粘一个黑色的圆片,也可以像我们把磁吸片藏在手机壳里面,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手机壳完全不影响吸附效果和充电效果。
安装方式是有弹力夹夹住空调出风口的扇叶,由于这款手机支架的体积较小,安装方式也相对灵活,所以能适用大部分车型。
2、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摩米士出风卡扣式无线充电支架
第二款手机支架也是空调出风口夹扣的设计,但是手机夹体积整体较大,购买之前要先观察自己爱车的出风口是否有适合手机支架的空间。
在去年夏天的《车品高温测试》中,我们对这款手机支架还进行过试验。在夏天,经过几个小时的太阳直接暴晒之外,车内温度很容易达到40℃以上。更别说在前挡风玻璃下面直接受太阳暴晒的中控和手机支架了,烫伤事件也时有发生。
我们将手机支架和周围温度加热到70℃左右,维持15min,再通电使用。观察无线充电功能是否受到影响,如图所示,充电功能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想要了解更多高温测试内容,点击下方回顾文章图片。
我真是服了奔驰了!你看看现在国内某些品牌的碰撞测试,除了基础的碰撞,就是卡车碾压啥的,把消费者的用车场景“往*里弄”,而你却弄得这么“低调”。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的今时今日,全球主要国家早已开始针对燃油车出台排放法规限制,同时给予新能源车鼓励,来自吉利集团的雷达地平线EM-P正是国内新能源皮卡代表车型之一。传统燃油车对高原生态破坏严重,而雷达地平线EM-P作为科研指定用车承担往返珠峰核心保护区的人员物资运输任务。为了验证雷达地平线EM-P的强悍实力,针对高海拔极端场景进行了续航、馈电油耗以及满载爬坡三大专项测试。
最近梅赛德斯又有新动作了,奔驰全新GLC纯电版车型马上要在慕尼黑车展亮相了!现在预热搞得挺热闹,首席执行官都亲自下场试驾伪装车了,透了不少有意思的信息,那我跟你们好好唠唠重点部分。
法拉利Roma的确是年轻富少以及精英阶层的第一台性能车,新车于2019年正式推出,至今已上市销售了6年之久,让我想想看也改迎来中期改款工作了吧。
日前奥迪旗下全新一代RS6 Avant车型已在西班牙内华达山脉开启道路测试!注意啊这可是一台即将量产的路试伪装车,其外观部分也采用了全新设计元素,提供大尺寸格栅以及宽体包围套件等,车尾依旧选用了经典的粗壮双边单出式排气布局,这可和之前曝光的S6 Avant车型区别可太大了!不过人家奥迪官方之前也说了,新车将继续定名为RS6 Avant,而不是之前网上流传的“RS7 Avant”,这下你们都放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