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车型“甲壳虫”
如果说菲亚特500创造了意大利的历史,那么大众甲壳虫则让汽车工业走到了巅峰,自1938年问世以来,迄今为止超过2200万的销量,使甲壳虫成为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汽车作品。
甲壳虫的诞生
1933年,德国提出国民车计划,希望能够生产一款可以广泛使用的大众化汽车,要求是:可以载两个成人和三个儿童、最高时速100公里/小时、售价不超过1,000马克。而这项艰巨的任务则交给了当时伟大的设计师费迪南德·保时捷先生,也就是保时捷汽车的创始人。为了生产该车,1938年大众汽车公司开始建厂,也就是在今天的沃尔夫斯堡,可以说正因为甲壳虫才诞生了今天的大众汽车。
于是在1938年8月15日第一批甲壳虫正式下线,当时命名为“KdF Wagen”,意思为“欢乐的力量”,1939年KDF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27万德国人预定了该车。
1938年,当时的甲壳虫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名字“KdF Wagen”
第一代甲壳虫采用了后置后驱的水平对置四缸风冷引擎,排量为986cc,马力24匹,最高时速可达105公里/小时,车重750公斤,此款“38”车型就是甲壳虫的鼻祖,而实际上,直到1968年,“甲壳虫”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现在大众公司官方的名册中。
1945年夏,甲壳虫重新投入生产。经过战后的洗礼,欧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都处在百废待兴的萧条状态中,甲壳虫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小巧的车身以及过硬的质量广受追捧,于是长达66年的传奇之路就此展开。
1946年10月14日,大众甲壳虫总产量达到1万辆;1951年总产量达到25万辆,并已经向29个国家出口;1955年8月5日,甲壳虫总产量达到100万辆;1962年,第500万辆甲壳虫下线。随着销量的节节攀升,在全世界各地我们都可以看到甲壳虫的身影,它不仅仅是一辆代步汽车,更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被人们津津乐道。
1967年,第1000万辆甲壳虫下线;1972年2月17日,甲壳虫以15,007,034辆打破了福特T型车的生产记录;1980年,最后一辆装配风冷发动机的甲壳虫敞篷车驶出了位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的卡曼公司生产线;2003年7月30日,全球最后一辆第一代甲壳虫驶下大众汽车墨西哥工厂,总产量达21,529,464辆,成为世界上最富传奇色彩、最为成功的车型之一。而这一代经典的老甲壳虫也终于走完了自己光荣的一生,享年66岁。
时至今日,我们还能看到当年的老甲壳虫行驶在全球各地的马路上,经过重新的喷涂和改装,使之焕发出当年的风采。
如今的甲壳虫
1998年,大众推出了第二代甲壳虫,除了保留原有的复古风格和小巧车身之外,全新的甲壳虫同样变得更加时尚,走的是精品小车路线,尤其深受女性消费者的喜爱。
时过境迁,虽然甲壳虫如今的定位渐渐趋于小众,但它曾经的辉煌和缔造的传奇历史给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历史上不乏很多经典的车型,但能够称之伟大的作品却屈指可数,而甲壳虫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在它的后辈中仍涌现出许多出色的产品,例如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MINI。
7月底的时候,iCAR搞了一个闭门品鉴会,品鉴的是什么车?V27!作为国内最早一波能看到V27实车的媒体,属实荣幸。但由于是闭门,那次动静并不大,悄默声的,自然也就不能拍照、录视频。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等待,V27终于能大大方方的和大家伙见面了。
预售半个月,小订突破5万台的新一代智己LS6,今天正式上市!权益价区间为19.79万元-26.99万元。这价格,这配置,放眼同级别市场几乎找不到对手!
我的天哪!朋友们!丰田又又又有出新车了,看看这凯美瑞(雪花屏退场)!好吧不开玩笑了,这可是台货真价实的改款雷克萨斯IS,但你还真别说,这前脸也和凯美瑞太像了吧,设计师这是躺平了吗?
9月8日,深蓝L06首发亮相。这款定位为“长续航磁流变激光智能轿跑”的新车,搭载了与法拉利296 GTB同款的京西集团第四代磁流变悬架系统,能够实现毫秒级响应,精准调节悬挂阻尼,做到“飞坡不跳、过弯不偏”,底盘质感媲美百万级豪车。
在9月9日至14日的2025慕尼黑国际车展(IAA)期间,MINI将巴伐利亚的历史街区打造成了MINI专属的闪耀舞台。两款独家的全新MINI JOHN COOPER WORKS特别版在伦巴赫广场进行了全球首秀,诠释MINI品牌的独特魅力——赛场的轰鸣声和个性的生活方式。而在马克斯·约瑟夫广场的开放空间,MINI把慕尼黑的历史广场改造成了伦敦街头:地铁口、米字旗、潮流氛围齐上阵,甚至还原了电影《偷天换日》中MINI冲出地铁口的经典场景。浓厚的历史气息和英伦式幽默在此交织,仿佛把伦敦的脉动搬进了慕尼黑的心脏,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属MINI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