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TE37改装轮毂弯曲疲劳测试
之前的副厂仿制轮毂没有通过疲劳测试的考验,让我们对这款仿TE37改装轮毂也抱有怀疑的的态度。不过测试开始后一切顺利,一个半小时过后仿制轮毂也完成了弯曲疲劳测试,测试完成后同样进行显色剂渗透,通过观察我们并没有发现轮毂有产生裂纹,但却发现轮辐的内侧存在铸造砂眼,并贯穿了轮辐,但它并未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涉,所以仿制轮毂属于合格产品的范畴。
弯曲疲劳试验结果 | ||||||
样品名称 | 转数 | 初始偏移 (mm) | 最终偏移 (mm) | 最终螺母 扭矩 (N·m) | 试验后 裂纹情况 | 实验结果 |
原厂轮毂 | 100000 | 1.49 | 1.60 | 118/120/118/120/120 | 无可见 裂纹 | 合格 |
副厂轮毂 | 15070 | 2.55 | 2.75 | 118/120/118/120/118 | 有可见 裂纹 | 不合格 |
仿TE37 轮毂 | 100000 | 1.77 | 1.80 | 118/118/120/118/120 | 无可见 裂纹 | 合格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一锤定音之13°冲击测试
在13°冲击测试仪的测试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让一定重量的冲击锤在在规定的高度下落,让轮毂接受测试的部位承受规定的冲击力,冲击锤的重量由轮辐所标识的标准载荷来计算,通过冲击后轮毂的状态来确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13°冲击测试合格标准
1:轮辐不能有穿透裂纹
2:轮胎在60秒内不能漏气
3:轮辐与轮辋不能完全脱离
与汽车的年检相似,13°冲击测试仪本体上也可以看到厂家对测试台的年度检验合格标志,因为测试量巨大,所以每年都需要由测试仪厂方的人员对测试仪进行必要的检修和校准,只有通过检修的测试仪才有资格对轮毂进行检测,并核发相关的认证标识。
“抡大锤”实验步骤
测试前需要测试员将冲击锤降低至接触点并将这个位置记录为零点,再将配重块上升至230mm处,稳定后释放冲击锤,冲击完成后测试员不仅要观察轮毂各部位是否有可见的裂纹,还要对胎压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因为轮毂变形导致轮胎漏气。
原厂轮毂13°冲击测试
首先来到测试台的产品为原厂轮毂,在之前测试硬度测试时,原厂轮毂的数值符合轮毂硬度水平,虽然这并不直接关系着冲击试验水平但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原厂轮毂是经过正规工艺制作而成,对于冲击测试顺利通过我们还是抱有很大信心的。
冲击后胎压显示2个大气压与初始值相同说明没有漏气,稍有形变的轮辐说明轮毂在韧性上拥有不错的平衡,边缘形变量保持在5mm左右,整只轮毂只是冲击的地方留有2mm的伤口,并无贯穿裂痕,
副厂轮毂13°冲击测试
第二个冲击的产品为副厂轮毂,前期过低的硬度让我们似乎可以预见冲击测试时它狼狈的样子,从测试结果上看也的确如此。这款轮毂在被配重铁块砸中是发出了闷闷的声响,打开防护栏,轮毂边缘已经出现较大的形变,测量轮胎气压也显示漏气,说明这款产品并没有通过测试的检测。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的今时今日,全球主要国家早已开始针对燃油车出台排放法规限制,同时给予新能源车鼓励,来自吉利集团的雷达地平线EM-P正是国内新能源皮卡代表车型之一。传统燃油车对高原生态破坏严重,而雷达地平线EM-P作为科研指定用车承担往返珠峰核心保护区的人员物资运输任务。为了验证雷达地平线EM-P的强悍实力,针对高海拔极端场景进行了续航、馈电油耗以及满载爬坡三大专项测试。
最近梅赛德斯又有新动作了,奔驰全新GLC纯电版车型马上要在慕尼黑车展亮相了!现在预热搞得挺热闹,首席执行官都亲自下场试驾伪装车了,透了不少有意思的信息,那我跟你们好好唠唠重点部分。
法拉利Roma的确是年轻富少以及精英阶层的第一台性能车,新车于2019年正式推出,至今已上市销售了6年之久,让我想想看也改迎来中期改款工作了吧。
日前奥迪旗下全新一代RS6 Avant车型已在西班牙内华达山脉开启道路测试!注意啊这可是一台即将量产的路试伪装车,其外观部分也采用了全新设计元素,提供大尺寸格栅以及宽体包围套件等,车尾依旧选用了经典的粗壮双边单出式排气布局,这可和之前曝光的S6 Avant车型区别可太大了!不过人家奥迪官方之前也说了,新车将继续定名为RS6 Avant,而不是之前网上流传的“RS7 Avant”,这下你们都放心了吧!
就在上月底,奥迪全新一代Q3车型已在海外市场首发,万万没想到啊,时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一款“新车型”也已经开启道路测试,你们看这造型是不是比宝马X2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