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时代:亦真亦幻的科技体验
说起OLED技术,这还与中国人有些渊源,因为发明这项技术的人是为美籍华人。1987年,邓青云教授和Vanslyke 采用了超薄膜技术,制成了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990 年,他发现了以共轭高分子PPV为发光层的OLED,从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OLED 研究的热潮。邓教授也因此被称为“OLED之父”。对于神秘的OLED技术,欧司朗前一段时间为我们带来的新品已将OLED技术成熟应用,对于OLED的介绍请点击下方链接,在此不重复介绍。
激光时代:随心所欲创造未来
在OLED技术还未普及的今天,激光照明已经开始在为又一次的变革做着准备。与OLED技术不同,激光的应用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并不断的被改进与提升。
激光技术的优势
激光灯与普通光源的最大不同就是它能产生几乎平行的光束,这让光的形状可以做到极度的可控。同一激光器所产生的光波具有恒定并且相同的波长,并且在理想状态下激光可以产生强度大于传统LED光源1000倍的光线,而产生同样的照明效果,激光所需要的能源以及所占用的体积再一次大的缩减,提升了照明的效率。
现有的还在研发阶段的激光头灯只需要同等效率LED头灯的一半的电力就可以达到完全相同甚至更好的照明效果。根据现有技术数据计算,LED照明每瓦特电力可以输出100流明的光照度,而现有激光照明每瓦特可以输出大约170流明强度的光,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激光的平行光特性让汽车头灯可以实现完全的可控性,现有的矩阵式LED只可以控制单个LED芯片的开启或关闭以实现智能头灯的单独照明效果,但激光技术可以让汽车头灯对任何的事物都能做出单独的照明效果。比如夜间行驶中碰到的路面障碍物、过马路的行人以及路边的交通指示牌等,都可以用单独的光束进行照明提示,既让驾驶员看清路况,也让行人意识到危险,这样的技术革新对汽车安全的影响将是革命性的。
但同样,安全性和耐用度依旧是激光大灯需要克服的两大难题,激光在高效的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热量,控制好这种“能量光束”的温度或者提升现有激光器的工作效率是两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另外在安全性方面也会有很多人会担心,激光的能量对于人眼来说是很危险的,虽然用作照明的激光已经被减弱到完全无害的强度,但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颁布之前激光照明要被人们认可也还是个艰巨的任务。
结语:从古至今,车灯的发展从未停下过脚步,如今甚至有赶超时代之势。高新技术的换代越来越快使得断然预测几年后灯组技术发展成为了冒失的行为,但新技术需要时间的考验,就像虽然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用10元买到激光笔这样的激光技术产品,但将激光用在车灯照明上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我们只能期待这些新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变革越早到来越好,让车前的那条道路清晰明朗。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的今时今日,全球主要国家早已开始针对燃油车出台排放法规限制,同时给予新能源车鼓励,来自吉利集团的雷达地平线EM-P正是国内新能源皮卡代表车型之一。传统燃油车对高原生态破坏严重,而雷达地平线EM-P作为科研指定用车承担往返珠峰核心保护区的人员物资运输任务。为了验证雷达地平线EM-P的强悍实力,针对高海拔极端场景进行了续航、馈电油耗以及满载爬坡三大专项测试。
最近梅赛德斯又有新动作了,奔驰全新GLC纯电版车型马上要在慕尼黑车展亮相了!现在预热搞得挺热闹,首席执行官都亲自下场试驾伪装车了,透了不少有意思的信息,那我跟你们好好唠唠重点部分。
法拉利Roma的确是年轻富少以及精英阶层的第一台性能车,新车于2019年正式推出,至今已上市销售了6年之久,让我想想看也改迎来中期改款工作了吧。
日前奥迪旗下全新一代RS6 Avant车型已在西班牙内华达山脉开启道路测试!注意啊这可是一台即将量产的路试伪装车,其外观部分也采用了全新设计元素,提供大尺寸格栅以及宽体包围套件等,车尾依旧选用了经典的粗壮双边单出式排气布局,这可和之前曝光的S6 Avant车型区别可太大了!不过人家奥迪官方之前也说了,新车将继续定名为RS6 Avant,而不是之前网上流传的“RS7 Avant”,这下你们都放心了吧!
就在上月底,奥迪全新一代Q3车型已在海外市场首发,万万没想到啊,时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一款“新车型”也已经开启道路测试,你们看这造型是不是比宝马X2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