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用品 原创]
2013年的9月4日,德国欧司朗(OSRAM)在慕尼黑举行了一场小型的发布会,邀请了全球范围内的十几家媒体,而爱卡汽车作为中国区的唯一受邀媒体参加了这次活动,在充分感受国外媒体活动氛围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汽车照明科技的发展现状以及下一代汽车照明革新产品—OLED,下面就带领大家一同感受一下这次活动的科技魅力。
OLED技术—汽车照明技术的又一次变革
Tips:关于OLED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1979年,出生于香港的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在实验中偶然发现了有机发光二极体,也就是OLED,由此展开了对OLED的研究,1987年,邓青云教授和Vanslyke 采用了超薄膜技术,用透明导电膜作阳极,AlQ3作发光层,三芳胺作传输层,Mg/Ag 合金作阴极,制成了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990 年,Burroughes 等人发现了以共轭高分子PPV为发光层的OLED,从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OLED 研究的热潮。邓教授也因此被称为“OLED之父”。
OLED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电流通过时,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视角度大,能够显著节省电能,为此OLED屏幕具备了许多LCD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2012年秋季的一次展会上,欧司朗第一次公开展示了车用OLED技术,不同于奥迪的炫技式的OLED产品,欧司朗本次在发布会上展出的是更接近于现实量产品的汽车尾灯原型产品;并且明确表示采用OLED技术的产品最早在2014年可以实现小批量生产,按照计划2016年就可以在市场上见到搭载有OLED尾灯的车辆。
由于OLED的产品拥有自发光的特性,所以它不需要任何光源系统的支持,在体积上与普通LED产品相比拥有更大的优势;而另一方面就是OLED拥有漫反射和面发光的特点,使它非常适合用来制作汽车的尾灯产品。
相比LED的点发光,OLED的面发光让车灯的形状不再受限制,现有LED只能以点阵的方式来组成发光面,而OLED可以直接制作成车辆所需的形状,大量减少发光原件的数量。
同一光源可分区显示,OLED可以在同一片发光基板上分割出不同的发光区域,分别进行控制,通过不同组合来实现不同的显示效果,这也是OLED最初被作为小型显示设备(比如手机)上的显示屏的原因。
虽然拥有这些优越的特性,但用在汽车照明领域的OLED还有不少技术难题需要去攻克,其中的一个主要障碍是光源的耐热性——特别是在极端的温度稳定性。但在本次发布会上欧司朗表示,现在的产品已经可以将工作温度稳定在85℃,并完成连续几百小时的无故障运作,通过材料的改进和制程的提升,在明年完成可靠性达到标准的产品已经不成问题。
7月底的时候,iCAR搞了一个闭门品鉴会,品鉴的是什么车?V27!作为国内最早一波能看到V27实车的媒体,属实荣幸。但由于是闭门,那次动静并不大,悄默声的,自然也就不能拍照、录视频。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等待,V27终于能大大方方的和大家伙见面了。
预售半个月,小订突破5万台的新一代智己LS6,今天正式上市!权益价区间为19.79万元-26.99万元。这价格,这配置,放眼同级别市场几乎找不到对手!
我的天哪!朋友们!丰田又又又有出新车了,看看这凯美瑞(雪花屏退场)!好吧不开玩笑了,这可是台货真价实的改款雷克萨斯IS,但你还真别说,这前脸也和凯美瑞太像了吧,设计师这是躺平了吗?
9月8日,深蓝L06首发亮相。这款定位为“长续航磁流变激光智能轿跑”的新车,搭载了与法拉利296 GTB同款的京西集团第四代磁流变悬架系统,能够实现毫秒级响应,精准调节悬挂阻尼,做到“飞坡不跳、过弯不偏”,底盘质感媲美百万级豪车。
在9月9日至14日的2025慕尼黑国际车展(IAA)期间,MINI将巴伐利亚的历史街区打造成了MINI专属的闪耀舞台。两款独家的全新MINI JOHN COOPER WORKS特别版在伦巴赫广场进行了全球首秀,诠释MINI品牌的独特魅力——赛场的轰鸣声和个性的生活方式。而在马克斯·约瑟夫广场的开放空间,MINI把慕尼黑的历史广场改造成了伦敦街头:地铁口、米字旗、潮流氛围齐上阵,甚至还原了电影《偷天换日》中MINI冲出地铁口的经典场景。浓厚的历史气息和英伦式幽默在此交织,仿佛把伦敦的脉动搬进了慕尼黑的心脏,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属MINI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