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丰田碰撞测试
相比三菱以及铃木在测试数据上的问题,丰田则是在碰撞测试上动起了歪脑筋。我们都知道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2012年首次将25%小面积偏置碰撞作为常规碰撞项目,这让当时很多热销车型都折在这项测试中。最终推动了厂商不得不加强自身的车身结构,来应对如此严苛的碰撞测试。
最早丰田在这项测试中多款车型都没有取得足够好的成绩,以当年热销的RAV4为例,这款车型在最早的25%小面积偏执碰撞只是获得了IIHS评分中的“Poor”级别,即最差项。不过随着车型改款升级,第二年丰田RAV4就获得了最高评分,每一项都拿到了GOOD(优秀)的评级。
副驾驶25%小面积偏置碰撞结果,现代优秀,别克、本田、马自达得到“A”,日产和斯巴鲁勉强及格,丰田直接成绩直接倒数。
但是到了2016年,IIHS对成绩为Good的紧凑型SUV的副驾驶侧进行25%小面积偏置碰撞,结果这一次丰田RAV4的碰撞成绩再次垫底。据说测试过程中,丰田RAV4不仅仅是伤害程度,连车门都飞了,直接遭IIHS点名批评。好家伙!合着坐在副驾驶的人就不配活呗。
同样的碰撞测试,主驾驶依然有着良好的生存空间,而副驾驶已经被侵入很多,A柱扭曲,假人腿部受损严重。
主驾驶25%小面积偏执碰撞Good,副驾驶同样的测试直接车门都撞飞了,这结果就已经很明显了吧,丰田为了应付IIHS的测试,只对主驾驶进行结构加强,但副驾驶却空空如也,这也就直接造成了最终的测试结果。后来有人查阅资料之后发现,左侧的结构加强件是美版RAV4的“专属配件”,其他地区的版本并没有这个配件。也就是说,这个加固装置完完全全就是为了应付美国的碰撞测试而加装的,多少有点应付考试的感觉。
主驾驶吸能盒是美规车型的专属配件,国际版车型中并没有这样的结构件,实打实的是为了应付碰撞测试。
5.丰田拉力赛场作弊
如果你认为作弊只停留在民用量产车上,那就只能说你狭隘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丰田还驰骋在WRC的赛场上,丰田Celica(赛利卡)可曾是第一个斩获WRC冠军的日本车型。但1995年加泰罗尼亚拉力赛结束后,丰田的Celica GT-Four ST205赛车就直接被打上作弊的标签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当众“社死”。
丰田Celica GT-Four ST205赛车作为第一个斩获WRC冠军的日本车型,在车迷心中拥有着极高的地位。
90年代中WRC拉力车都要在涡轮上装一个节流器,使发动机功率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224kW),但丰田则在节流器上动起了手脚。丰田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装置,以弹簧拉紧的凸缘扣合起来,连通限流器和涡轮增压器的橡胶软管内有一金属套管,一旦接上增压器与节流器之间的套管,那个弹簧凸缘就会受不住挤压而撑开,变相在节流器外多开一条进气通道,暗地多出37kW。最巧妙的是,当监察人员卸下节流器核实规格时,弹簧凸缘会自动关合起来掩人耳目。
丰田车队违规部分解刨图,最外侧的黑色部分为橡胶软管,红色部分为限流器,右侧为压气机壳体,内为压气机叶轮,上半部分为合法结构,所有空气均通过限流器。下半部分为丰田车队的违规结构,限流器与涡轮增压器间的距离相对正常值增大了5mm,同时部分空气亦可通过旁通机构进入压气机壳体,进而榨取更多马力。
据说这件事丰田车队的高层并不知情,只是车队内部一小撮成员所为。为这件事,FIA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时任FIA主席Max Mosley老爷子甚至在会后承认“这是我从事赛车运动30年来见过的最精巧的东西”。但最终FIA还是决定对TTE(Toyota Team Europe)施以禁赛12个月(1996年)的处罚,同时1995赛季Toyota在WRC所得的积分将被清零。
时任FIA主席Max Mosley老爷子甚至说到:内部做工精美,套管内的弹簧经过机器加工和打磨,以免弹簧妨碍空气进入。FIA技术专家已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这么别出心裁的精妙装置。
6.国内汽车厂商集体骗补
要是你认为作弊都是老外,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的汽车企业甚至有过“集体作弊”的行为,那就是新能源骗补。在2016年,财政部公布了5家骗补车企名单,它们分别为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和河南少林客车。涉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超10亿元。
但就在这之后的不久,一份《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骗补和违规谋补汇总表》中,涉及骗补的企业多达72家。其中上汽集团、北汽集团、一汽、东风、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国内主流车企几乎全部涉及。骗补车辆总计达到76,374辆,涉及金额共92.707亿元,平均一辆车骗12万!数据显示,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33万辆,此次涉案车辆总数超过去年总销量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2015年每卖出4辆新能源车,就有1辆是骗补的。
这份名单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的汽车厂商,所有你知道或是不知道的厂商,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骗补行为。
骗补主要涉及有牌无车、有车无电、标识不符还有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终端用户闲置(领补后车辆闲置)五类情况。其中“有牌无车”是最明显的骗补行为,一辆客车,国家的补贴标准是8米以下补30万,8米以上补50万,另外地方政府一般与国家标准按照1:1的配套再进行补贴,一辆超过8米的车,到手100万元补贴并不困难。
苏州吉姆西是最猖狂的骗补企业,吉姆西的生产车间简陋,制造水平也非常低下。最重要的是,它压根就没有生产和销售新能源产品,从三电车身到车辆识别代码,甚至是销售端的买家均是假的。
接着就是一些企业在造车的同时私下成立租赁公司,生产出的电动车转手就卖给了自己的租赁公司,从左手倒到右手,补贴也能拿到。而当租赁公司购买完这些车后,直接返厂,直接将车身回收,并且由于与燃油车的每一台发动机都有编号不同,电池系统并没有可核对的标识,因此完全可以拆掉再利用,一套电池系统来来回回组装出好几台车,就这样,一辆车来回卖好几次,补贴金额也随之循环领取。
最终的处罚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的严苛,财政部对公布的5家骗补企业(有牌无车)的处罚措施为停止执行中央财政补贴。吉姆西取消整车资质,其他4家把问题车辆从推广目录中剔除,追回补贴资金。骗补名单涉及到“有车缺电”车企共12家,“标实不符”车企共8家,处理方式是取消2016年补贴预拨资格;问题车辆2015年不予清算补贴,且2013年-2014年的补贴也同时追回,但合规车辆可以继续销售。对闲置车辆的处置意见是,根据情况严重程度区别对待,采取暂缓清算、暂清算50%,待一年后看车辆闲置情况,再做处置。如达到要求,则按达到要求年份补贴标准补齐补贴额度,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取消补贴。
编辑总结:在各个领域内都存在着为了取得更好成绩而作弊的行为,汽车厂商为了控制成本或是达成某种利益而作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作弊的行为今后会彻底消失吗,我看未必,毕竟利益驱使下,总会有铤而走险的人出现。但还是要劝作弊的人“耗子尾汁儿”,毕竟在作弊这件事上,不论隐藏的多么好,最终都会被发现的。
精彩内容回顾:
1号理想汽车公布了6月销量,交付新车36,279辆。有那眼疾手快的,都给算出来了,环比下降11%,同比下滑了24%。额,这个成绩吧,我只能说四个字:情有可原。不是理想不行了,是对手太多竞争压力太大了,老话说了:狼多肉少,僧多粥烯。
奔驰这次真的是给你来个双重“暴击”,不但下半年要进行改款,国产车型还在工信部还重新申报了2.0T发动机!被割了这么多年的奔驰C级车主不得“哭晕在厕所”?
全新苍穹灰车色,比白色更高级,非常适合现在咱们这样的年轻一代,这你们看不见?全新样式LOGO,设计和材料做了调整,采用了哑光处理及扁平化设计,比原来的镀铬,更符合现在的审美,这你们看不见?
当别人都在研发电动车的时候,它给你一个劲儿的弄混动,当别人研发电动车差不多了,它居然给你玩起大马力内燃机了!
最近又有一台“大SUV”身披伪装进行了道路测试,都说它是换壳的RS Q8,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目前兰博基尼Urus Performante的升级版,依旧在纽北赛道开启全面测试,虽然伪装还没完全揭开,但前脸明显动了刀子!新的进气口和日行灯设计更激进,感觉像是给Urus做了个 “运动医美”。车尾的扩散器和中置扰流板都加高了,尤其是尾翼,比现款翘得更高,这空气动力学效果估计能甩现款几条街。不过最有意思的是油箱旁边多了个充电口 —— 没错,这台性能猛兽要插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