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用车 原创]
在当今,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轮胎,作为车辆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对于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自然是极其重要的。每位车主都很在意自己爱车的轮胎状况,从买车时关注车型所装配的轮胎品牌、型号等方面,到用车时关注轮胎磨损程度等情况。
轮胎如果出现问题,最为让车主闹心的,想必就是扎胎和爆胎了吧。普通轮胎被扎,只得立即去附近的维修点补胎。若未及时发现轮胎漏气,车辆已无法继续行驶,那就只能更换备胎或等待救援了。
爆胎是大家都不愿意碰到的情况,有试验数据表明,当时速达到160km/h时,如果车辆发生爆胎而引发事故,死亡率高达100%(国内高速公路限速120km/h原因之一)。理论上讲,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爆胎,只不过受轮胎磨损程度、温度等因素影响而导致发生几率不同。
由于普通轮胎使用压缩气体来填充,所以会担心扎胎、爆胎。那么,什么样的轮胎是不怕扎、不爆胎的呢?当然是下面这些“免充气”轮胎了!
没错,早期轮胎都是“免充气”的,使用木制或铁制的车轮,车辆的悬架结构也不完善,再加上路面行驶条件不好,尽管车辆行驶速度不高,但还是颠簸得厉害。
木制和铁制车轮的时代一直持续了数百年。1493-1496年,哥伦布第二次探索新大陆到达西印度群岛中的海地岛时,发现了橡胶,后来他把这个奇妙的东西带回了祖国,若干年以后,橡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834年,查尔斯·固特异受焦炭炼钢的启发,开始进行软橡胶硬化的试验。最终发现了硫化橡胶受热时不发粘而且弹性好,于是硬化橡胶诞生了,橡胶轮胎制造业从此也应运而生,车轮也逐渐由木制变成了硬橡胶制造。于是轮胎的世界被下面这些免充气实心轮胎占领了。
时间来到1845年,苏格兰的一位土木技师R·w·汤姆生发明了充气轮胎,并以《马车和其他车辆的车轮改良》为题,获得了英国政府的专利。同年12月10日第一条充气轮胎诞生。
40多年以后的1888年,在爱尔兰当兽医的英格兰人J·B·邓禄普先生取得了充气轮胎的专利。邓禄普先生发明的充气轮胎很快在自行车上得到了应用,并迅速迈向了汽车领域,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至此,轮胎世界进入充气轮胎的时代。1930年米其林制造了第一个无内胎轮胎;1946年又发明了举世闻名的子午线轮胎。直至今日,子午线充气轮胎依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轮胎种类。
没错,以充气轮胎为主的时代长达一个多世纪,但是这种状态很有可能将要被打破。在2004年的巴黎车展上,米其林发布了概念轮胎MICHELIN X TWEEL,它是米其林一款先进的免充气子午线轮胎,采用传统子午线轮胎技术,却免于充气,因此消除了爆胎的风险。Tweel内部的支撑结构在越障时会发生弹性形变,吸收冲击力,减少车辆避震和悬架的负载。
无独有偶,在2011年的东京车展上日本轮胎巨头普利司通带来了一款被称为non-pneumatic(免充气)的概念轮胎,设计理念是安全和环保。这款轮胎采用免充气设计,不依赖空气支撑重量和增加弹性。它采用网状编制结构,每根辐条的内周侧和外周侧都与车轮中心呈大约45度角。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胎面上每一处受力都可以由多条轮辐来分担,并且轮胎滚动时可以将压力线性传递,达到与充气轮胎相同的性能。
法拉利Roma的确是年轻富少以及精英阶层的第一台性能车,新车于2019年正式推出,至今已上市销售了6年之久,让我想想看也改迎来中期改款工作了吧。
日前奥迪旗下全新一代RS6 Avant车型已在西班牙内华达山脉开启道路测试!注意啊这可是一台即将量产的路试伪装车,其外观部分也采用了全新设计元素,提供大尺寸格栅以及宽体包围套件等,车尾依旧选用了经典的粗壮双边单出式排气布局,这可和之前曝光的S6 Avant车型区别可太大了!不过人家奥迪官方之前也说了,新车将继续定名为RS6 Avant,而不是之前网上流传的“RS7 Avant”,这下你们都放心了吧!
就在上月底,奥迪全新一代Q3车型已在海外市场首发,万万没想到啊,时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一款“新车型”也已经开启道路测试,你们看这造型是不是比宝马X2好看?
目前奥迪全新一代A6轿车版以及旅行版车型,已在海外市场首发亮相,其国产A6L加长版车型,预计将于今年11月广州车展首发亮相。那还有一款车型也有望在年底同步推出,你们知道是谁吗?
奥迪与华为的合作引发不少关注,其合作车型奥迪Q6L e-tron更是成为焦点。4S店销售表示,Q6L e-tron已经预售了,1000元订金可以抵6000元购车款,应该在7月就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