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用车课 原创]
引言:前几天我在爱卡的评论区中看到一名网友高呼“系安全带是一种愚昧的做法”,这名网友指出:“低速碰撞不系安全带没事,中速时有安全气囊,高速碰撞啥都没有”,总之在这三种情况时,安全带一无是处。“安全带没有作用的同时,还会影响后续救援,如果起火会把幸存者烧死…”
不论汽车安全科技如何发展,安全带始终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安全装置。关于安全带的重要性及正确使用方法,如今已全球普及,即便不会开车的人都知道乘车需系安全带。而这名网友看似颇有建树的“智者感言”,大有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意味,但“安全带威胁安全”这个说法究竟站得住脚吗?到底是言论者大智若愚,还是大于“若”智?今天的《爱卡用车课》就来和大家讲讲关于安全带的事…
一、如果安全带没用,为什么要发明安全带?
很多人只知道最早获得安全带专利的汽车品牌是沃尔沃,但却少人有知道车用安全带最早出自何处。早在1885年,安全带便出现在了马车上。
车用安全带并非最早出现在汽车上,而马车设置安全带的目的是为了乘客在车辆遇有颠簸的时候,免受颠离座位之苦,防止乘客从马车上跌落。
而对现代汽车来说,安全带的使用场景也并不一定会局限于碰撞事故中,比如在车辆突然急停或快速过坑的时候,车内乘客会因惯性离开座椅,此时安全带可以牢牢将乘客固定在座位上。
最早使用安全的汽车应该出现在1902年的一场纽约汽车竞赛,一名赛手用几根皮带将自己和同车人员拴在座椅上,比赛过程中他们所驾的车辆意外失事,而这几根皮带却使这几名车手免于飞出座舱,而汽车安全带的雏形也由此而生。
在之后的日子里,安全带开始进入民用汽车领域。20世纪50年代,福特汽车将类似的安全带安装在福特车型上,但由于结构原因,并没有流传开来,我认为彼时的安全带应该类似如今的大巴车安全带。
随后在1959年,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尼尔斯·博林(Nils Bohlin)工程师发明了三点式汽车安全带;1963年,沃尔沃公司旗下的所有车型均标配了三点式安全带,自此汽车安全带才从真正意义上进入了民用汽车领域。在1985年时,这一设计被德国专利发明注册处评为了过去100年中最重要的8大发明之一。
自沃尔沃汽车公司的三点式安全带问世不久,美国在1968年也正式规定轿车前排座椅必须标配安全带,随后,其它国家纷纷规定安全必须做为汽车的标准化配置,同时正确佩戴安全也开始纳入各国交通法规。
不论是马车还是汽车、不论是简易安全带还是三点式安全带、不论是路面颠簸还是赛车事故,安全带都能最大程度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从安全带的演化历程来看,只有装配了安全带的车,才算和安全搭上了边。
二、法律规定系安全带是不是愚昧?
我国公安部于1992年11月15日颁布通告,规定自1993年7月1日起,所有小客车(轿车、吉普车、面包车、微型车)驾驶者和前排乘客必须佩戴安全带。
1、正确使用安全带,可以避免死亡
而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也已对安全带的使用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和乘车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佩戴头盔。
在上个月去往《爱卡狂欢节》的路上,我就因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而被处以50元罚款。虽然在驾驶过程也佩戴了安全带,但却将安全带放在了腋下,这种错误的佩戴方式很可能在惯性的作用下伤及脾脏。所以需要注意的是,法律所规定的佩戴安全带是建立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
据美国公路交通安全局报告显示,安全带平均每年可挽救13000条生命,在正确使用安全带的时候,前排乘客的死亡风险率会降低50%。当然,某些情况下,安全带约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2、误解气囊功效,会适得其反
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作为汽车的被动安全装置,其目的是在事故发生时,以最大程度降低车内乘员的损伤。
如果说,那名网友所说的“低速碰撞系不系安全带都没事”还勉强过得去,那“中速碰撞时可用气囊保命”绝对暴露了他在车辆工程学方面的无知。就算是安全级别再高的汽车品牌,主机厂的安全工程师也不可能保证气囊在没有安全带协助的情况下能保你一命。
准确来说,气囊只能作为安全带的辅助配置,气囊的作用是填充车内人员和内饰板之间的缝隙,在能在小范围内起到一定的保护,而车内人员的限位必须依靠安全带,否则车内人员可能在气囊爆破前就已撞击到车内饰板,甚至被正在弹出的气囊击伤。
举个例子,带有电子预紧安全带车辆,会在碰撞的瞬间率先收紧控制腰部和肩部的安全带卷收器,然后再弹出气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消除机械安全带的反应迟滞,降低气囊在爆破瞬间对车内人员头部产生的二次伤害。
3、佩戴安全带不仅不愚昧,且短时间内无法被替代
惯性的原理我们都不陌生,如果车辆以80km/h的速度行驶,那坐在车内的乘客便同样具有80km/h的移动速度。
此时如果汽车突然发生撞击并瞬间停止,虽然车辆的速度瞬间消失,但车内人员仍会以80km/h的速度,撞向车内饰板甚至冲向车外。
不论是低速、中速还是高速,只要撞击已成事实,就需要某一样物体与车内人员的身体发生接触并施加反作用力,才能消除惯性。在这种情况下,安全带可将反作用力均匀分布在肩、胸、胯等部位。
如果没有安全带束缚,车内人员多会因重心原因,以头部率先接触车内硬物。就安全带的保护性能来看,未来很难能有替代物,更多会是在材质、智能化方面进行升级。
当把生活场景和科学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法规不仅不是愚昧,反而还会促进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而真正愚昧的应该是那些轻视安全带作用的人,竟用“着火时阻碍逃生”的理由挑战真理。
按照他们的逻辑,车内人员在着火逃生时除了会受安全带影响外,还可能因车身变形、车门无法打开等情况延误逃生,如此,是不是车辆的自动落锁也该被取消?或者,取消车门岂不是更易于逃生?
2月11日,长安启源A07加推625智驾豪华型,指导价14.29万,比625智驾旗舰型便宜1.1万。新车支持APA高级智能泊车系统,可停垂直、侧方、鱼骨车位,可实现车内泊车、车外手机遥控泊车、50米循迹倒车三大功能。
之前说P7会在一季度上市,估摸着就这一两个月的事儿,价格可能在18万-22万之间。这两天有销售又出来剧透了,如果广汽本田为快速抢占市场的话,很有可能出一个低配版(不要电子外后视镜、缩小电池容量),价格极有可能下探到16万上下。
比亚迪宣布了全民智驾战略之后,零跑也坐不住了。零跑表示:B10接棒而来,15万内首搭激光雷达城区智驾,将于3月10日预售。B10看着眼熟吧,这就对了。其延续家族设计,可视为小号“C10”,长4.515米,轴距2.735米,比比亚迪元PLUS大一圈。新车提供低/高功率电机,匹配磷酸铁锂电池,最大续航超600km。销售表示,B10试装车已到店,预计售价10万-15万元。
吉利银河L6 EM-i将于2月12日上市。虽然只是个改款,改动之大不亚于全新车。新款全系换装14.6英寸窄边框中控屏,配备Flyme Auto车机系统,像手机互联、蓝牙钥匙和50W手机无线快充也没有缺席。新车搭载1.5L插混系统+1挡DHT变速箱动力组合,替代老款搭载的1.5T插混系统+3挡DHT变速箱,油耗更低。销售透露,现在提银河L6 EM-i在预售价的基础上减7000元,预计售价区间8.28万元-10.98万元。
目前雷克萨斯新款LX车型已在海外市场上市开售,新车将取消原入门级车型,市场起售价由92,915美元上涨至106,850美元(约为79万人民币)。而LX 700h车型也有望在今年上半年,继续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市场销售,同级主要竞争对手包含了宝马X7、奔驰GLS以及凯迪拉克凯雷德等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