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路况相对通畅,路上基本没有出现拥堵状况,缓行路段大概占用10min左右,我们的驾驶风格也相对轻柔。
经过69.5km的路程再次回到加油站,此时行车电脑的油耗为8.4L/100km,而真正油耗还要根据实际加油量进行计算。
在加油前先加入清洁剂,顶峰PEAK将清洁剂的瓶口设计成狭长状,这样在添加时不会造成遗撒。另外对于加油口有挡板的车辆来说,细长的瓶颈可以直接顶开挡板,车主完全可以自己完成添加。
由于此时油箱还有不少燃油,我们无法还原“油箱几乎清零”的最佳加注时机,通过多次停枪的方法搅动燃油,尽量稀释清洁剂。
当汽油快溢出加油口时共加注了4.9L燃油,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算上清洁剂的400mL容量,故最终总油耗为5.3L(4.9L+0.4L),平均油耗为7.26L/100km。
二、加注后测试
1、怠速5min的积碳情况
为了印证顶峰PEAK燃油清洁剂到底有多速效,我们直接在加油站内进行观察,经过5min怠速,将火花塞拆下再次使用窥镜查看活塞顶。
移车过程中我们尽量通过怠速使车行驶,避免因喷油量增加而影响真实结果。拆开火花塞可以明显看到之前顽固的积碳已有脱落的迹象,特别是2、3缸活塞甚至出现了零星的金属色。
从四个活塞顶的积碳状况来看,顶峰PEAK确实可以做到5min见效。当然,要达到理想的清洁状态,至少要用尽一瓶清洁剂。
2、油耗测试
随着转速提升将有更大面积的积碳将被分解燃烧,借着燃油处于满箱状态,我们将油耗测试提前进行。
下午部分路段开始出现拥堵,相比上午的路况,缓行路段明显增加,加之车外气温不断上升,车内空调和上午维持同样的温度已能明显感到燥热,跑出更低的油耗显然有些困难。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在同样畅通的路况下,加注清洁剂后的驾驶感受明显要轻快不少,特别是油门的响应变得更加积极。
毕竟现在下的定论只是主观感受,清洁剂是否奏效要等到后面的加速测试才能得到验证。
虽然期待加速环节,但油耗测试还是要按部就班完成。回到加油站时里程表刚好69.6km,行车电脑计算出的油耗为8.0L/100km,光是电脑计算的油耗就要比未加清洁剂时少了0.4L/100km。
按照之前的加油方法共加入燃油4.57L,加注清洁剂后,同样里程节省油量约0.7L,计算后得出加入顶峰PEAK清洁剂后的油耗为6.5L/100km。
对比清洁前的7.26L/km,顶峰PEAK清洁剂在节油方面的成效相当明显。
3、加速测试
车况相同的前提下,仅仅加注了一瓶顶峰PEAK清洁剂就能带来更低的油耗,可见积碳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有多严重。
清洁剂将带来更快的加速已是可以预见的结果,然而发动机的性能究竟能提升多少,还要通过测试才能量化,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次回到测试场地。
对比之前的12.3s加速时间,虽然提速效果甚微,但可见积碳对发动机加速性能的影响。而此时顶峰PEAK清洁剂作用在这台发动机的里程还并未超过100km。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质疑,仅仅加了一瓶燃油清洁剂就能让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改变得如此之多,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其实顶峰PEAK燃油添加剂是由清净剂和动力剂两大成分构成,清净剂剥离、移运积碳后,会在金属部件表面形成防护膜,抑制积碳再生,这也是顶峰PEAK清洁剂间隔6000km添加一次的原因所在;而动力剂会在活塞裙和气缸壁等摩擦力较大部位形成润滑层,以此提高发动机做功效率。
编辑总结:从清除积碳的角度来看,各家燃油添加剂都是殊途同归的,然而添加剂在车主们的养车成本中并不算是一笔小开支,所以“见效快,看得见”就是区别同质化产品的最佳良方了。
通过测试,顶峰PEAK无疑是添加剂中的一匹黑马,动力提升给车主带来不小的惊喜外,看得见的清洁效果远比主观感受更有说服力,配上6000km的超长使用周期也无疑为顶峰PEAK挂上了极高性价比的标签。
最近长安汽车推出了1款第四代CS75 PLUS新增版本——智慧卓越型,官方售价11.59万,叠加现金优惠和置换补贴后,低至9.99万!这款新车的出现,打破了中型燃油SUV市场原有的“平静”。也许在其他竞品看来,长安真的很“不懂事”!
根据此前规划显示,捷豹路虎承诺将在2026年推出6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纯电动车型——路虎揽胜纯电版,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那紧随其后的第二款车型你们知道是谁吗?
沃尔沃这次也要在小型纯电SUV市场发力了!7月17日,作为EX30跨界越野版本的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26.38万元,焕新专享参考价23.38万元。此外,沃尔沃EX30后驱长续航版Plus也同步上市,官方指导价21.98万。焕新专享参考价17.98万。
低情商说法:奔驰卖的是车标;高情商:奔驰卖的是自己的标准。就拿快要上市的纯电CLA长轴版来说,这车很多的安全设计纯纯多余!
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空间!。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高度增加 44 毫米,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第三排不再是 “应急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