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盲区在哪
车辆最常见的盲区就是前挡风两侧的A柱盲区和车门处的B柱盲区,其中对于安全影响较大A柱盲区算是关注度较高的一个位置,如果A柱盲区较大的话,驾驶者对是否有前方物体及物体距离车头的远近判断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在车内从A柱方向看过去可能什么都没有,但实际上A柱盲区完全可以藏下一个成年人。
二、减少盲区
1、车辆设计
在减少盲区的这个课题上,各家主机厂也下了不少功夫,主要是在A柱和后视镜的设计上。一般来说,A柱接头的位置离驾驶者越远,视野感官就越狭窄,通过优化A柱的截面形状能实现一定程度上地开阔视野。
而后视镜和A柱侧窗三角小窗口则是决定A柱盲区的关键,许多厂商都选择将后视镜位置后移,远离A柱。
一般情况下,驾驶者即使看不全对象物体,只要看见一部分就可以认知对象的存在。所以A柱与后视镜之间的孔隙大小一定要设计合理,只要部分可见儿童身影就能极大提高视野安全性。
另一方面,夜间的A柱盲区也存在很大的隐患。如今汽车厂商也大幅提高了车辆大灯的照射宽幅,保证左前右前的照射范围,保证驾驶者在夜间也能看见两侧的儿童。
2、科技
(1)360°全景摄像头
车辆前后和两侧后视镜下方的摄像头拍下的影像能集成在车内的多媒体中,可以鸟瞰汽车及周围环境,减少盲区。
(2)雷达系统
车身前后的雷达传感器,检测扫描车辆四周的区域,当有车辆驶入此范围时,车辆发出声音信号警告驾驶员。
3、驾驶员
(1)起步停车时,慢速,打开车窗。
除了汽车厂商的各种防盲区设计之外,日常用车最能避免危险发生的还是驾驶员本身。
从前面的视频也能看出,在盲区游戏中,三个试驾员都保持车窗开启的状态。驾驶员主动地查看盲区内情况,要比所有后装设备都来的方便。
(2)转个圈圈上车法
所有人在一开始学车的时候,教练都会说的最简单的道理,但是总会有很多人忽视。
上车前围着车辆走一圈,既能看到车辆周围的情况,也能顺便看一眼车况,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编辑点评:就算给车辆装满雷达和摄像头,如果司机粗心大意也可能造成盲区事故。其实解决盲区问题的最好办法不是靠更多的雷达和摄像头,而是驾驶者应该一直对盲区有提防意识,尤其是上下车时的瞬间,只要多有一份安全意识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福特展台直接“杀疯”了!这次车展,福特把展台变成了一个超大型户外主题乐园,完美诠释了“Fun天性,去野行”的理念,真的是创意拉满,让人眼前一亮!
N7中型纯电轿车,价格杀到了11.99万!您是不上牌桌则已,一上桌就要掀桌子昂!好多友商昨晚觉都没睡踏实!讲真,这定价策略真不像日系传统风格。B级车的空间要把冰箱和大屏装进去,既守着老车主最惦记的“沙发厂”灵魂,又要用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8295P芯片和新势力PK,这种老少咸宜的平衡术最戳人心了。
ID. EVO概念车既是大众集团\"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具象化表达,也是传统汽车巨头向智能电动时代递出的革新宣言。
一汽丰田在上海正式发布了全新纯电车型bZ5。新车以13万-16万级的亲民价格、550km续航、L2+级智能驾驶辅助等核心卖点,剑指中端纯电市场。
4月23日梅赛德斯-奔驰携旗下梅赛德斯-奔驰、梅赛德斯-AMG、梅赛德斯-迈巴赫和G级越野车全品牌28款星徽座驾,登陆2025(第2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4.1号馆,面向日新月异的汽车行业和中国市场,给出了何以在当下与未来奔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