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用车 原创]
炎炎夏日,我们开车最离不开的就是空调,如果现在谁的车没有它,恐怕我们是连上都不愿意上的。近十几年空调才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正普及开来,小时候接个电话都要到胡同口的居委会,更不要提空调了。那汽车上的空调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最早的车载空调出现在什么时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有人说,世界科技的发展是由“懒人”推进的。不管别的领域如何,汽车界肯定是这样。为了代替“11路”(步行),人们发明了马车和汽车,而对车载空调的需求是人们在满足了代步需求以后,开始有的更高一个层次的需求。在车连顶都没有的时代,让车上温度更怡人的首要方法就是遮阳。
1903年,帕卡德品牌的F车型经历数月穿越美国,途中驾驶者曾撑起一把巨大的伞来给自己遮阳,这可算是人们最早对于车载降温系统诉求的表现。
不过那时候的科技还非常不发达,人们还无法将电子的降温装置装进车里,于是大家开始在坐垫上动脑筋。
1919年,出现了一种东西叫“凉爽坐垫”。这种装置是在坐垫下面铺了一层短弹簧,使人与座椅之间能够空气流通,从而达到降温的功效,说白了有点像我们今天的凉席。
1920年是家用电扇开始大规模生产普及的年代,紧接着,1921年车载电扇就出现了。
克纳普品牌首先生产出了可以装在车内的电扇。产品宣传中讲到:这款电扇连接车辆电路非常简单,且可以自由调整方向。风扇的转动可以带动车内的空气流动循环,给人凉爽感。同时广告中还提到,蚊子等害虫无法顶风飞行,因此安装此电扇会有防蚊虫的功效。
所谓的空调不过是个装在车内的加热器,但就是这个设备在美国轰动一时,让北部长时间面临寒冷的人们看到了希望。这种空调利用冷却水取暖,如今看来原理很简单,可在当时已经非常先进。要知道,日本在1954年才开始使用车载空调取暖,而我国的车载空调在1970年之后才开始普及。
物理降温的形式有很多种,时隔“凉席”9年后的1930年,人们发明过一种类似于加湿器的东西。
将这种装置安装在车辆外部,不断蒸发出水分。水分经过冷却,在冷凝前吹进乘客的车窗,从而给车里的人带来凉爽感,说白了就是在加湿器口安了个降温的装置。不过这种装置要求环境不能太潮湿,否则无法达到功效。
理论上讲,这种装置是第一个真正降低车内温度的装置。它虽然看起来像在车外安了个火箭筒,不过功能上还是启发了后人。
别小看这个装置,它在汽车上被使用了三十多年,后来的许多老爷车上都有这种装置的身影,搭配又长又充满肌肉感的美国车,有一种懒散有范儿的潇洒,仿佛是慵懒绅士将一根烟随意地别在耳朵上。
又过了9年,当初横穿美国的汽车品牌帕卡德首先提供了车载空调的选装。
帕卡德公司选择把空调装置安在发动机舱内,而且人必须通过手动安装或拆卸空调压缩机上的传动皮带来开启或关闭空调。1939年,这项选装需要花费274美元,而当时大家的年平均收入才1368美元,也就是说,一个车载空调占了一个普通人年收入的20%。
首先空调占用了发动机舱过多的空间,虽然后来美国汽车的发动机舱越做越大,不过终究笨重。其次,由于技术不完善,空调很容易出现问题,加上价格高昂,整体性价比实在不高。
二战爆发了,空调的研发和进步受到阻挠,后面再进行研发已经是战争结束以后的事了。
虽然帕卡德公司的车载空调系统并没有得到普及,不过对于汽车空调的发展来说,这可是历史性的进展。突如其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让车载空调系统的研发进入停滞阶段,不过短暂的停滞却孕育着爆发。
法拉利Roma的确是年轻富少以及精英阶层的第一台性能车,新车于2019年正式推出,至今已上市销售了6年之久,让我想想看也改迎来中期改款工作了吧。
日前奥迪旗下全新一代RS6 Avant车型已在西班牙内华达山脉开启道路测试!注意啊这可是一台即将量产的路试伪装车,其外观部分也采用了全新设计元素,提供大尺寸格栅以及宽体包围套件等,车尾依旧选用了经典的粗壮双边单出式排气布局,这可和之前曝光的S6 Avant车型区别可太大了!不过人家奥迪官方之前也说了,新车将继续定名为RS6 Avant,而不是之前网上流传的“RS7 Avant”,这下你们都放心了吧!
就在上月底,奥迪全新一代Q3车型已在海外市场首发,万万没想到啊,时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一款“新车型”也已经开启道路测试,你们看这造型是不是比宝马X2好看?
目前奥迪全新一代A6轿车版以及旅行版车型,已在海外市场首发亮相,其国产A6L加长版车型,预计将于今年11月广州车展首发亮相。那还有一款车型也有望在年底同步推出,你们知道是谁吗?
奥迪与华为的合作引发不少关注,其合作车型奥迪Q6L e-tron更是成为焦点。4S店销售表示,Q6L e-tron已经预售了,1000元订金可以抵6000元购车款,应该在7月就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