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用车 原创]
气温一天一天地降低,但却不知何时能看见银装素裹的北京。尽管大雪还没来,但面对又冷又干的北京你是不是也遇到了许多用车问题。那就再来刷一发冬季用车常识吧!
一、冬季静电
北方的冬天,好像连呼吸都带着静电。不知道有多少人像编辑一样,总会在开关车门的时候被车门电到。
这主要是因为人体本身就带电,所以接触车门时就会放电。另外一个原因是车辆表面与空气中尘埃摩擦生电,当人体触碰车辆时,车辆本身也会放电。
无论是哪种原因产生的静电都会令人感到不适,严重时还会因为静电使车辆发生自燃。
尤其是油罐车的静电更加危险,若燃油与油罐摩擦撞击产生的电荷没有及时导走,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电火花,发生爆炸。
预防车辆静电也应该从产生原因入手:首先,在乘车时,让自己少带电。
秋冬季节适当增加饮水,让皮肤表层保持适当湿度。在湿润环境下人体不易产生静电。涂抹护手霜也是避免静电打手的方法之一。
尽量避免使用化纤用品,少穿化纤服装。化纤自身容易产生静电,特别是在干燥的秋冬季节,会增加人体的电荷。
或者在触碰车辆之前先将自己身体放电,在开车门前触摸一下墙壁,把自己身上的电导走,就不会与车辆产生静电。
在自助加油时,更要注意静电问题。要先摸一下静电消除器,导走身上的静电才可以拿油枪。
其次,要减少车辆上的静电。
人的皮肤湿润之后不易产生静电,车辆也是同理。在汽车仪表台上放一个湿毛巾,或者安装一个车载加湿器,保持车内湿度,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车辆静电。
利用导电物品将车身上的静电导走。乘车人在触碰车辆前,先用钥匙或者专门的静电消除器接触车门,就可以有效地转移车辆静电。
若你觉得每次上车前还要格外放电很麻烦,那么还有一个神器可以帮助你随时导电。这就是汽车静电带。
用法:将汽车静电带的圆环对准汽车尾气管套入,再用一把螺丝刀拧紧圆环即可固定安装。静电带一端连接车辆,一端与地面接触,即可随时将车辆上所带的电荷导走。
纳米06首创“天地门”,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下门展开是1200×900mm承重平台。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踏乎的,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
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换壳版eπ007”。它俩底盘核心参数,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懂的人都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但网友不吝这个,毕竟两车轴距一样,尺寸就差几厘米,说是“巧合”,确实牵强了。
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叠加上市权益,卖28.99万起,顶配还不到40万,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友商这些“9字辈”的理想L9、问界M9、腾势N9都卖多少钱?你让他们怎么卖?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这么一看,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
奥迪E5 Sportback的面世,标志着奥迪在华战略进入新阶段。未来,品牌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计划至2027年累计推出14款新车型。
全新揽境的焕新,本质是大众对家庭出行需求的深度重构——它不再只是一台“能装”的SUV,而是通过空间、智能、动力的全面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