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用车 原创]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在课堂上睡觉的经历,我也一样。记得,那是在大学三年级的一个下午,我们的系主任左老师正拿着一本《汽车构造》在讲台上唾沫横飞,激情洋溢一如往常。当时的我对于那些枯燥乏味的机械原理丝毫提不起兴趣,于是在他讲到“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时,我就静静地睡着了。
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开着奔驰1号,路上有很多车,为了躲开它们,我使出浑身解数闪转腾挪,每次都有惊无险。后来,我遇见一个红灯,刹车失灵,什么ABS、ESP、AEB,统统没用了……梦是假的,“汽车制动系统很重要”这一点却是真的,它是一切主动安全系统的前提。汽车没有了制动,谈何安全?
任何制动系统都具有以下4个基本组成部分:
(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的各种部件。其中产生制动能量的部分称为制动能源。
(2)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制动踏板机构就是最简单的一种控制装置。
(3)传动装置:包括把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比如制动主缸(总泵)、制动轮缸(分泵)。
(4)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也包括辅助制动系统中的缓速装置。现在较为完善的制动系统还包括制动力调节装置以及报警装置、压力保护装置等附加装置。
这段内容是否略显枯燥?我们还是轻松一些,从历史开始,拒绝乏味,马上进入“前世今生”模式。
●人力制动系统:机械式→液压式
在汽车工业的发展初期,制动能量完全是由驾驶员的肉体(说肌体是不是好听点?)来提供的,这种制动系统我们称之为人力制动系统。
一说“人力”,我们潜意识里就会觉得很落后,甚至还不如畜力来得先进,比如“马力”。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靠人力驱动的自行车还是比马车要先进一些的。
制动器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部分,分为盘式和鼓式两种,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根据传动装置的结构不同,人力制动系统又可以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而最早的制动系统都是机械式的。
直到20世纪初,行车制动系统才开始采用液压传动装置,但多数还只是用于前轮制动。在30年代末,美国汽车的人力行车制动系统已经全部改成了液压式,但就全世界范围而言,直到50年代初,机械式行车制动系统才全被淘汰。
●伺服制动系统
在液压式制动系统全面普及之前,有一部分汽车已不再单纯靠人力来提供制动能量,他们在人力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加设了一套动力伺服系统,兼用人体和发动机作为制动能源。伺服系统采用气压能、真空能(负气压能)以及液压能作为伺服能量,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助力器。
纯电动车由于没有发动机,无法为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源,只能使用电子真空泵。不过,有些燃油车为了防止发动机突然熄火导致的真空助力器失效,也加入了电子真空泵,以便及时补充真空助力,使制动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动力制动系统
后来,人力制动系统被淘汰,汽车上开始广泛使用动力制动系统。这种系统的制动能量是由空气压缩机造成的气压能,或是由油泵造成的液压能,而空气压缩机和油泵均由发动机驱动。这种制动系统又可分为气压制动、气顶液制动和液压制动。
最早的动力制动系统采用的都是气压制动,而目前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全液压动力制动系统,除了制动踏板机构外,它的功能、控制和传动装置全是液压式的。
当别人都在研发电动车的时候,它给你一个劲儿的弄混动,当别人研发电动车差不多了,它居然给你玩起大马力内燃机了!
最近又有一台“大SUV”身披伪装进行了道路测试,都说它是换壳的RS Q8,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目前兰博基尼Urus Performante的升级版,依旧在纽北赛道开启全面测试,虽然伪装还没完全揭开,但前脸明显动了刀子!新的进气口和日行灯设计更激进,感觉像是给Urus做了个 “运动医美”。车尾的扩散器和中置扰流板都加高了,尤其是尾翼,比现款翘得更高,这空气动力学效果估计能甩现款几条街。不过最有意思的是油箱旁边多了个充电口 —— 没错,这台性能猛兽要插电了!
非承载式带大梁,前锁+后锁,强!钢制保险杠,硬!Bilstein三段式氮气减震,稳!固特异35英寸MT轮胎,大!巨大!能拆下来的车顶,飒!8155芯片+大屏,一个字形容不了了,两字智能!您好福特,空调调低温度。
银河星舰原型车的很多设计元素都保留了下来,老球迷都知道,意大利男足又叫男模队,不仅长相迷人,身材还匀称,看看因扎吉就知道了。银河M9的身材比例也很协调,它的车窗和车身比例是1:1.2,车窗占比更大,看着就更大气。你坐里面往外看,采光视野肯定都没毛病。
在今年,江淮皮卡发力10万元级皮卡市场,推出江淮T8劲擎版。新车定位时尚商用皮卡,10万级商用皮卡也是国内市场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价格带,本次江淮T8劲擎版针对车主在实际用车过程中的核心需求、重要需求以及基本需求进行针对性优化满足,并且相比同级竞品具备多项独有优势,展现出不俗的质价比和出色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