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用车 原创]
2015年C-NCAP第一批评价结果发布后,一度引发了很多网友的质疑,17款接受评价的车型中,除了绵阳金杯的智尚S30获得3星评价外,其余16款车型竟都获得了“5星”及“5星+”的评价。如此高的“5星获得率”让C-NCAP再次被冠以“5星批发厂”的称号,而在地球另一端的欧洲,E-NCAP今年的评价结果却鲜有5星出现。为了改变目前的状况,C-NCAP正式公布了2015版管理规则,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新规到底做了哪些改变?
一、增加对两门两座车辆的评价说明
自C-NCAP实施以来,车辆对后排乘客的保护一直就是其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外的其他NCAP机构也开始考虑将后排乘员保护加入其评价规则当中。但是对于两门两座车辆的评价方法,C-NCAP 2012版评价规则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
随着两门两座车型在国内的保有量日益增多,C-NCAP也将对该类车型进行评价,因此,在2015版管理规则中就有了明确规定:对于两门单排座车型,仅在前排驾驶员和乘员位置分别放置一个假人,用以测量前排人员的受伤害情况。
二、增加自愿申请评价车型配置选取的要求:高配车型?NO!
此前有很多网友对C-NCAP的车型配置选取提出过疑义,为什么C-NCAP评价的总是一些高配置车型呢?其实,在目前的管理规则(2012版)中,C-NCAP对评价车型配置的选取是根据“销量最大”的原则来确定的。但是除了C-NCAP选取之外,汽车生产企业也可以自愿提出申请,只要是上两年度内新上市车型,且原则上销量超过3000台即可。于是,我们看到很多高配置车型出现在了C-NCAP的评价报告中,而这些车型大多数都是由车企自愿申请的。
高配车型在加分项方面占尽优势,但这样的成绩对消费者参考意义不大。
由于高配置车型在“主动安全”加分项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这样对抽检的中、低配车型显然很不公平。为了提高评价结果对于消费者的参考意义,C-NCAP管理中心在2015版规则中明确规定:自愿申请评价车型的选取原则与C-NCAP抽检原则保持一致,必须也是以“销量最大”为原则。这样也可以防止一些车企为了应付C-NCAP而特意打造“应试版”车型。
三、碰撞试验中关于假人胸部的考核发生变化:评价指标更科学
对于假人胸部安全保护的考核,目前规则下的评价指标包括压缩变形量和3ms合成加速度值,而在2015版规则中则将3ms合成加速度指标改为粘性指标。
“3ms合成加速度”体现的是假人在碰撞时所受到的惯性力,而“粘性指数(VC)”则能够体现出位移变化,对于评价乘员的受伤情况而言更加科学,而且它也是国际通用的一项指标。对于不同车型来说,这项改变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得分难度究竟是升高还是降低,这也是“因车而异”的。
最近奔驰 EQE 轿车与EQE SUV计划2026年停产的消息,引发了不少关注 —— 这两款车型2021、2022年才陆续发布,生命周期相对较短,今天咱们就客观梳理下背后的逻辑,也结合国内市场聊聊实际情况。
2025年8月29日,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亮相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车展,“至境”家族轿车、SUV、MPV三款先导概念车联袂登场。它们基于别克百万级“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打造,不仅是对“至境”品牌量产车型的预演,更彰显了别克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厚储备与前瞻布局。未来8个月内,别克将推出5款基于“逍遥”架构打造的全新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即将面世的别克至境L7智能豪华轿车。这标志着别克品牌正以先锋科技为“利剑”,在智电新征程上加速发力,通过全球造车底蕴叠加本土创新智慧,持续引领合资2.0时代。
小鹏全新P7卖21.98-25.98万,还有一个30.18万的鹏翼版。起步价比老款P7降了4千元,比P7+高了1.1万元。全系标配800V平台、5C电池、双腔空悬、可变阻尼、HUD等,这入门版就很有性价比了。
说到燃油车想省油,想省点用车成本,大家一定会说了:“加块电池不得了”。理是这么个理,但这背后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售后成本,哪样不要钱?兜兜转转,最后还得消费者买单,背着抱着一边沉。那有什么相对来说比较可取的方法呢?答:换成柴油。
8 月 29 日,第 28 届成都车展盛大开幕,东风新旗舰 —— 东风风神 L8 正式宣布上市,其限时置换价仅需 11.39 万元起(可叠加享受国 / 地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