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用品测试 原创]
进入六月,北京气温一直持续30℃以上,我们都知道车辆长时间停放在高温环境下车内温度会急剧升高,在这种温度下,对人对车都是一种考验。而更大的考验是对车内后加装的车载用品,在高温下它们的功能是否依旧有效,在多少温度下才会失去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单独“烤一烤”它们,看看它们的表现如何。
现在这个离不开电子产品的年代,电子产品温度过高过低都会让我们感到不安。尤其是室外环境一直是高温的夏季,一些电子产品除了自身工作发热之外,还要经历整天日晒的考验。以至于触碰它们时都会有烫手的感觉,让人除了担心它们能不能好好工作之外,甚至会担心它们会不会爆炸!
此次我们选择的测试产品包括行车记录仪、多功能后视镜、电动手机支架、无线充电手机支架还有固定用的3M胶。这些都是在前挡风玻璃前面最受“煎熬”的用品。
测试工具包括可以局部快速加热的烤灯、可以随时测试物品表面温度的红外测温仪来确定加热产品都能在同一高温下被测试。
测试产品一:行车记录仪
首先上场的是行车记录仪选手,它的工作温度在官网页面上显示的是-20℃-70℃,夏天的车内温度在太阳的暴晒下很容易达到50+℃的高温,所以车内电子用品的工作温度一般都是60℃或者70℃。
在加热过程中,我们在随时记录行车记录仪的外壳温度,当行车记录仪的外壳在加热到60℃时,实际触摸感受已经有灼热感了,所以我们在60℃时先测试了一下记录仪的各项功能。
在高温下操作屏幕上的各项功能没有延迟,机器本身反应很快。在用无线网连接手机App时也非常的快速,除了有点烫手以外,其他功能与常温状态的使用是一样的。
因为60℃下行车记录仪的功能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在拍摄过程中一直是加热状态,高温下在震动时的紧急视频录制也非常灵敏,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加热测试到接近80℃时停止加热。
在行车记录仪的测试中,最后的结果是行车记录仪在高温下除了机身十分烫手之外,运行速度和各项功能都没有受到影响。
近年来,随着诸多自主品牌纷纷加入了“卷”这个阵营中,国内汽车市场可谓是“硝烟弥漫”,而BBA等一众豪华品牌也不甘示弱,全力研发新产品一同加入了“大卷”阵营中。随着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推出小号“g”级车型后,越野老大哥路虎也在悄然的研发“当家花旦”新车型。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福特展台直接“杀疯”了!这次车展,福特把展台变成了一个超大型户外主题乐园,完美诠释了“Fun天性,去野行”的理念,真的是创意拉满,让人眼前一亮!
N7中型纯电轿车,价格杀到了11.99万!您是不上牌桌则已,一上桌就要掀桌子昂!好多友商昨晚觉都没睡踏实!讲真,这定价策略真不像日系传统风格。B级车的空间要把冰箱和大屏装进去,既守着老车主最惦记的“沙发厂”灵魂,又要用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8295P芯片和新势力PK,这种老少咸宜的平衡术最戳人心了。
ID. EVO概念车既是大众集团\"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具象化表达,也是传统汽车巨头向智能电动时代递出的革新宣言。
一汽丰田在上海正式发布了全新纯电车型bZ5。新车以13万-16万级的亲民价格、550km续航、L2+级智能驾驶辅助等核心卖点,剑指中端纯电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