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用车 原创]
网友这样描述2020年春节最惨的人——躺在四川隔离病房里遭遇地震且满仓持股的武汉籍科比粉丝。我想这是对近期我们遇到的一些事儿最简单的概括,口罩、防毒面具、酒精,甚至于双黄连都统统断货,这似乎不是一场抢购风暴,而是一场军备竞赛。除了装备之外,文娱生活也得呼应下特殊时期,以至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现在成了热销书。
当然,防控手段当下也异常重要。公共场合、公共交通工具当下成为了众矢之的,但在家中、车内,这些相对私人的空间,大家依然得不到充足的安全感。最初我也认为这是多虑的,直到我驶入到检查站,身处茫茫车海之后,我突然也有一丝危机感,甚至让我想起来《生化危机》这部电影。面对病毒,车内真正安全吗?车上又有什么东西能自救?
车内是否安全?
毫无疑问,客观上讲私家车一定是比公共交通工具更安全的,毕竟承载人员少,且相对固定。普通乘用车虽然有着不错的密闭性,但也不是绝对的,人在车内也是需要外界空气的,即便是开内循环,车内空气也会和外界空气发生交换,这个概率在3%-5%之间。
那病毒会通过这些缝隙、空调系统等方式进入车内吗?首先,病毒是不能单独在空气中传播,它必须有“载体”,依附气溶胶才能得以传播,比如人打喷嚏就能形成气溶胶。如果说别人打个喷嚏,载有病毒的气溶胶从车身的各个缝隙或者空调系统中传播到车内,那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而根据当下较为科学的说法,为了防范病毒传播,建议和他人保持1m以上的距离是相对安全的,这还是在双方都暴露在空气中的条件下。
可以说只要车内没有传染源,你不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低速开车窗,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车内都是非常安全的,感染的概率基本就是0,即便是在武汉这种疫情严重的城市,道路上的空气也是极其安全的。
车载空调系统及PM2.5过滤系统能否过滤病毒呢?
虽然我们上文已经说了在车内不必担心,但相信不少朋友还是会思考车在空调的过滤系统以及PM2.5过滤系统能否过滤病毒。
说这个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N95口罩的过滤级别级原理。我们一般所说的N95口罩是一种防颗粒物口你找,它可以降低佩戴者对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暴露水平。因为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如致病菌或病毒)也是颗粒状物质,所有能够被过滤材质所过滤,效率能达到与过滤相同物理特性(如颗粒粒径、形状等)的非微生物颗粒物(如粉尘、烟和雾)相同的水平。
根据FDA标准,N95口罩对0.3微米颗粒物的阻隔率能达到95%,那这里的关键就是0.3微米,虽然冠状病毒的直径远小于0.3微米,但我们之前说过病毒必须有载体才能在空气中传播,比如液体喷雾、打喷嚏形成的气溶胶等方式,而如此一来能传播病毒的颗粒物直径就变大了,所以N95口罩可以阻隔冠状病毒,但是达不到100%。
汽车空调系统使用的空调滤种类也是比较繁多的,一般分为单效、双效、多效和HEPA滤芯这四种。其中单效滤芯就是普通无纺布材质制作成的滤芯,对空气进行单纯的过滤,并不能抵御细小灰尘、病菌、PM2.5颗粒物等;双效滤芯一般就是在单效的基础上增加了活性炭,从而有去除异味及甲醛的作用;而多效滤芯一般则是在双效基础上增加了抗菌和静电吸附的材质,相对于前两种滤芯,对PM2.5这类的过滤会更好。
这里我们重点说说HEPA,HEPA过滤标准和N95口罩相同,也是由0.3微米颗粒物净化率为标准的。按照我们一般的思维,能过滤0.3微米那是不是就过滤不了0.1微米了?事实上并非如此,PM0.3反而更容易突破HEPA滤网的防护,也就是大的颗粒物反而更不好拦截。
原因在于HEPA过滤主要分为四种形式:拦截、重力、气流、范德华力。其中较大颗粒物,就像我们宏观看到的筛子一样被拦截下来;尘埃颗粒在重力作用影响下,经过滤芯时时速显著降低,从而产生沉降效果;微观上,滤网的编织是不均匀的,从而可以形成大量的空气旋涡,小颗粒物受气旋作用从而吸附于滤芯上;那0.3微米以下的超微颗粒物则是在范德华力影响下得到净化。
所以HEPA滤芯的过滤能力是可以媲美N95口罩的,当然,HEPA滤芯也有着严格的分级标准,E10的过滤率>85%,E11>95%,E12>99.5%......当下口罩买不到的时候,也有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同学通过无纺布和HEPA滤纸自制“N95”口罩。
所以从理论上讲,如果你的车选用的是HEPA空调滤芯,那确实有一定的防病毒效果。但针对病毒过滤能力的耐久性,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说法,毕竟N95口罩一般4小时左右就建议更换了,汽车的空调滤芯显然服役的时间更长,不过不管怎么说,肯定是给我们多增添了一层保障。
而我们常见的车辆搭载的PM2.5过滤系统,也都是搭配能过滤PM2.5或者HEPA滤芯来实现的,无论是对车内空气还是防病毒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如果您的车没有高级别滤芯或者PM2.5过滤系统,那也不必太过担心,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还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飞沫传播的,一个喷嚏从车外喷到车内,可能性真的是太小了。大家不用过于紧张,私家车可以说是当下最为安全的交通工具了。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不得不防范——汽车总要上下乘客,开关门的时候也会发生大量的空气交换。这种情况下,如果有病毒传播,那是什么滤芯和空调系统都无法防护的。
所以如果在人员较多的地带上下车了,比如服务区、检查站等等地方,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在人口聚集的地方。如果实在是无法避免,也应到空旷的地方或者高速路中打开外循环,尽快给车内通风换气。
奥迪的全新品牌AUDI首款车E5 Sportback明天正式上市。因为其旅行车的设计,不少人说它是纯电RS6。也有人说E5 Sportback是和上汽联合开发,用的东西和智己L6一样。咱去问问销售,到底是不是这回事?
马自达EZ-60将在9月26日上市,车已经到店了。据说很显贵,走咱瞅瞅去,到底是怎么显贵?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穿搭要显贵,基础款就不要再搭基础款。咱看这EZ-60啊,外观基础,机盖通风口、下包围、D柱风道这些细节是不是不基础?这些还不只是为了显贵啊,9风道设计,风阻小了、风噪低了、续航也更长了。
7月底的时候,iCAR搞了一个闭门品鉴会,品鉴的是什么车?V27!作为国内最早一波能看到V27实车的媒体,属实荣幸。但由于是闭门,那次动静并不大,悄默声的,自然也就不能拍照、录视频。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等待,V27终于能大大方方的和大家伙见面了。
预售半个月,小订突破5万台的新一代智己LS6,今天正式上市!权益价区间为19.79万元-26.99万元。这价格,这配置,放眼同级别市场几乎找不到对手!
我的天哪!朋友们!丰田又又又有出新车了,看看这凯美瑞(雪花屏退场)!好吧不开玩笑了,这可是台货真价实的改款雷克萨斯IS,但你还真别说,这前脸也和凯美瑞太像了吧,设计师这是躺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