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用车 原创]
经常能看到关于二次事故伤害的报道,当车辆发生追尾或剐蹭等小事故后,由于没能及时撤离,影响后方通行,形成多车拥堵,最终造成二次事故伤害。
说到二次事故伤害,不禁让人唏嘘。二次事故伤害的危险性通常远远大于第一次事故,对驾乘人员来说这简直是血泪总结出来的教训。但依旧有一部分驾驶员仍是麻痹大意,不当回事,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近日,嘉兴高速就发生了一起二次碰撞事故。当晚,高速交警绍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G92杭州湾环线往宁波方向239公里处发生两车追尾。辆车追尾后分别占据了第一和第二车道,此时两车均未有人员受到伤害。
但由于两车并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两车驾乘人员仍在车道上逗留交涉。就在挂掉报警电话后不久,一辆黑色奔驰车由第一车道径直地撞了过来,造成白色商务车中1名后排乘客当场死亡,以及站在车道上的白色商务车驾驶人受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一次简单的追尾碰撞,本来可避免,却因为处理不当最终造成了2死5伤的悲剧。同样,在12月7日,六武高速金寨县境内发生连环交通事故,造成3死6伤,甚至现场的交警,也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因二次事故殉职。
二次事故的伤害远远大于第一次事故,特别是在高速路上,车速快、车流集中,若不能及时妥善处置,当发生二次事故时简直是九死一生。既然二次事故伤害这么严重,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呢?
如何避免二次碰撞?
在发生碰撞事故后,首先就是要检查车辆情况,通常小的碰撞或追尾并不会导致车辆直接熄火。所以,当发生事故后,第一时间就是要查看汽车情况,然后熄火,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防止车辆因为碰撞,导致某些部位出现问题,如果不熄火很可能会出现失控。
接下来打开双闪,这样在道路受限或者天色较暗的情况下,能够对周围的车辆或者后方来车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特别在夜间,双闪起到的作用更是无限被放大。哪怕遇到雾天双闪的穿透能力也能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另外,如果夜间出现事故,记得打开示廓灯,也能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而且还并不像大灯那么费电。
随后,拉起手刹或者电子手刹,这样即便是在有点坡的地形下也不容易出现溜车现象,如果不拉手刹,很可能因为溜车带来更严重的伤害。
车内操作完了后,我们就要下车了。下车后最重要的就是要设立警告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角牌。三角牌的作用十分重要,绝对不能马虎,一定要按照规定使用三角牌摆放。
提到三角牌这个问题还要提醒大家,三角牌因为有反光设计,所以千万不要想着用其他物件去替代。而且车内备用的三角牌一定要放到固定位置。后备箱里乱放,需要时再手忙脚乱的去翻,是非常危险的。别忘了,此时的车可不是停在车库,而是公路甚至高速上。
三角牌摆放的距离,高速公路上白天三角警示牌需放置在距离车尾150米以外。晚上需要放置在距离车尾250米外。普通公路或城市道路白天50米以外,晚上150以外。
接下里就是最关键的了,离开事故车辆所在地,到安全区域等待救援以及交警的到来。很多人在发生事故后,第一时间是下车和对方理论。此时两人很容易产生口水战,而忽略掉来来往往的车辆。如果是在高速上,稍有不慎就会被撞,这时被撞基本轻则受伤重则送命。
还有些车主,明知道二次伤害危险大,也知道在马路上容易被撞,但是就是不放心自己的爱车。在这里我劝您一句,车没了还能买,命要紧呀。
当然了,这是属于发生事故需要等待处理,如果只是小剐蹭,不需要报警处理。那就不必要这么麻烦了,也不需要滞留在现场,两人找个安全地方自己解决就好了。
无论是谁出了事故后都会着急,都想着找对方理论一番。但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要因为放松警惕而引发二次伤害,二次伤害的教训太过沉痛。所以,当出现事故后,一定要牢记,如果小事故,拍照尽快离开,再协商处理。如果在高速上需要等待救援处理,不要慌张,按照步骤做到停车、摆放警示牌,随后尽快人撤离危险区域。
精彩内容回顾:
我真是服了奔驰了!你看看现在国内某些品牌的碰撞测试,除了基础的碰撞,就是卡车碾压啥的,把消费者的用车场景“往*里弄”,而你却弄得这么“低调”。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的今时今日,全球主要国家早已开始针对燃油车出台排放法规限制,同时给予新能源车鼓励,来自吉利集团的雷达地平线EM-P正是国内新能源皮卡代表车型之一。传统燃油车对高原生态破坏严重,而雷达地平线EM-P作为科研指定用车承担往返珠峰核心保护区的人员物资运输任务。为了验证雷达地平线EM-P的强悍实力,针对高海拔极端场景进行了续航、馈电油耗以及满载爬坡三大专项测试。
最近梅赛德斯又有新动作了,奔驰全新GLC纯电版车型马上要在慕尼黑车展亮相了!现在预热搞得挺热闹,首席执行官都亲自下场试驾伪装车了,透了不少有意思的信息,那我跟你们好好唠唠重点部分。
法拉利Roma的确是年轻富少以及精英阶层的第一台性能车,新车于2019年正式推出,至今已上市销售了6年之久,让我想想看也改迎来中期改款工作了吧。
日前奥迪旗下全新一代RS6 Avant车型已在西班牙内华达山脉开启道路测试!注意啊这可是一台即将量产的路试伪装车,其外观部分也采用了全新设计元素,提供大尺寸格栅以及宽体包围套件等,车尾依旧选用了经典的粗壮双边单出式排气布局,这可和之前曝光的S6 Avant车型区别可太大了!不过人家奥迪官方之前也说了,新车将继续定名为RS6 Avant,而不是之前网上流传的“RS7 Avant”,这下你们都放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