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日常用车 原创]
在我们日常用车时,常常会因为配件损耗或是改装需求将车送往修理厂,如果修理或是改装的工序较为复杂,车辆经常会被要求“住院治疗”,即将车辆放置于修理厂一段时间。而当爱车远离自己时,如何能够保障不被他人“强行占有”呢?近期发生在重庆的一起事故,让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到车辆维修期间的“安全问题”上。
视频显示,一辆KTM X-BOW飞速撞倒一名行人后又撞上了停靠在路边的货车,最终这起事故造成驾驶员与一名行人重伤,价值过百万的KTM X-BOW也几乎报废。
据悉,该车驾驶员并非车主,而是改装店的工作人员。原车主将车辆寄放到改装店进行升级改造,而修理工私自驾车出行最终引发事故。
抛开这起事故的成因不谈,我们来看看当车辆停放于修理厂期间,作为车主应该如何防范修理厂工作人员私自驾驶车辆呢?
当我们前去修理厂进行维修改装时,接待人员都会对车辆进行初始检查。其中油耗、已行驶里程都可作为车主判定爱车是否被私自使用的依据。
当然,一般正规的修理厂在知晓车主需要进行的修理或改装项目后,都会给出施工所需的大致时间。并依据具体内容提前告知车主需要对完工后的车辆进行路试,同时还会预估出路试时的行驶里程。
对于一些喜欢在车内自行加装设备的车主来说,行车记录仪与车载GPS也可判断爱车是否被“滥用”。当你的记录仪视频有间断或是GPS信号接收不佳时,你需要在取车时认真核对里程数与剩余燃油。
那么如果是因维修或是改装需求,修理厂工作人员不得不对车辆进行路试,作为车主的我们又该如何避免“人财两空”呢?
首先在我们为爱车缴纳商业险时,有些便宜得离谱的保险中会存在着一个坑人的陷阱——指定驾驶员。
也就说当车辆出险后,驾驶员需与保单上的指定驾驶员一致,否则保险公司将拒绝赔偿或是仅赔偿一部分。此时,如果是修理厂工作人员造成的事故,车主很可能无法向保险公司申请全部索赔。
其次,在车辆交付于修理厂时,车主一定要收好接待人员给予的检查单或是施工单。因为一旦发生如上述视频那样造成重大损失及人伤的交通事故,很可能会出现“驾驶员”跑路的情况。
而此时如果车主没有修理厂给出的收车单据,基本等同于车主将车借给了造成事故的驾驶员,在找不到驾驶员的情况下,车主将为事故产生的费用而买单。
编辑点评:其实避免修理厂工作人员滥用“爱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莫贪小便宜。在需要改装或是维修时,选择值得信赖的修理厂非常重要,这将为你免去不少潜在的麻烦。倘若真的有不幸发生,为了能够明确责任人,我们还要注意留存证据,以便不时之需。
相关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