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车中心 > 用品配件 > 正文
要给爱车买什么?爱卡车内用品横评汇总
 

  [爱卡汽车 用品 原创]

  如今汽车后市场中汽车用品花样繁多,质量水平参差不齐,这让消费者们在购买汽车用品时产生不少困惑。为了解决这一困惑我们用车频道在过去横评了众多车内必备的日常用品,究竟哪些产品才是真正的物美价廉,为人所需,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用品横评集合

一、安全锤

  虽然车辆原本的安全性能极高,但也可能成为驾驶员乃至乘客生命中最后的栖息之地。因为车辆自燃、碰撞变形、被雨水淹没等多种原因,驾驶员或乘客被困于车内,难道他们只能等死吗?

回顾图

用品横评合集我们选用了11种可用于破窗逃生的物品,其中包含了安全锤及车内的常备工具,此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在测试范围之内。

用品横评合集我们选用一辆2009款的雪佛兰乐风当做测试车,因为它的侧车窗比较合(pian)适(yi)。

用品横评合集在实际逃生时,侧车窗要比前后风挡都容易击破,同时由于多数逃生都是发生在驾驶席,所以我们决定仅在驾驶席进行破窗逃生测试。

1、破窗笔

  用品价格:88元

  用品重量:43g

  推荐等级:★★★★☆

用品横评合集它不仅可以破窗,同时还可当做签字笔使用。但由于破窗端的锥头并没有保护罩,带在身上容易误伤。破窗笔的锥头为钨钢,是一种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强耐磨的特点,完全可以多次使用。

用品横评合集单支破窗笔的重量为43g,相比普通的签字笔要重很多,随身携带非常不便。

用品横评合集一击之下,主驾驶侧的车窗就炸裂开。钢化玻璃的内部应力极大,一点破碎后,应力平衡被打破,玻璃会整块破碎并下落。

2、安全锤

  用品价格:49元

  用品重量:495g

  推荐等级:★★★★★

用品横评合集不同于我们在大巴车上见到的那类安全锤,这款安全锤的用料更为厚重,锤身大面积都采用金属合金材质。锥头采用钨钢材料。

用品横评合集一击之下,主驾驶侧玻璃被测试人员轻松破开。虽然逃生锤的用料较为厚重,但车门内饰板的储物格就可轻松放下,拿取非常方便。

用品横评合集这款安全锤的净重几乎达到了500g,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1斤,随时带在身上还是别想了。

3、破窗器

  用品价格:28元

  用品重量:25g

  推荐等级:★★★★★

用品横评合集这款网红破窗器的体积非常小巧,其长度几乎与手掌的宽度相当。破窗器的重量仅有25g,与半个鸡蛋的重量相当。

用品横评合集在使用时,我们需要将黑色部分顶住车窗,然后用力向着玻璃方向下压。

用品横评合集虽然堪称破窗神器,但在实际使用时还是有些缺陷的,由于手的力全部向破窗器下压,破窗成功后由于惯性的作用,施力手会不自觉前伸,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四周的玻璃碴划伤。

用品横评合集当我们贴近车窗下压破窗器时,B弹簧会优先压缩,当外壳接触到内部锁止环时,A弹簧开始压缩。当锁止环位移至击发装置的凹槽时,由A弹簧包裹的锥头会水平射出,击碎玻璃。

  网红破窗器的实力非常强悍,只需用力一按就可瞬间击碎玻璃。但其劣势也非常明显,由于手与玻璃距离较近,破窗之后非常容易划伤手臂,或是让飞溅的玻璃碴嵌进肉里。当然如果在危急时刻,这款破窗器确实能救命。

12种车内逃生用品测试结果
用品名称 价格(元) 破窗效果
破窗笔 88 极佳
安全锤 49 极佳
品牌安全锤 30 极佳
破窗器 28 极佳
羊角锤 36 极佳
多功能雪铲 40 一般
多功能手电 39 一般
多用途工具 32
灭火器 49
高跟鞋 238
头枕 0
板砖 0 无法破窗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经过测试,我们所选择的12种用品,只有破窗器、破窗笔、羊角锤及两个安全锤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快速破窗,只需一次敲击就可破窗成功,但羊角锤相信不会有人随时带在身边。在四种专业逃生用品中,破窗器的体积更为小巧,携带非常便利,值得推荐。虽然除砖头外的6种用品全部破窗成功,但从实际逃生时的角度考虑,它们无法为车内人员赢得更多的逃生时间。我们在此建议,无论您买了什么类型的逃生用品,都建议您先用一块玻璃测试其效果,之后再在车中常备。

 

二、车载充电器

  无论是跨省市的自驾,还是周边公园散步,人们常常会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来打发路程中的无聊,而有时手机还会充当“领航员”的角色,但这些势必会导致一个问题——手机、平板电脑电量不足,所以我们需要在车上时刻准备着一个车载充电器。

回顾图

车充我们选取了市场上16款车载充电器,其中15款来自各位熟知的大品牌,它们有的来自新晋互联网公司,也涉及老牌的汽车用品与家用电器品牌。为了对比,我们还购买了一款“三无产品”

车充本次购买的15款品牌车载充电器全部采用一拖二(两个USB口)的设计。1A的接口是为手机充电而设计的,而2.1A的接口则是为平板电脑准备的。

车充一般价格较高的车充,它们的每一个接口所能输出的电流都很大,并且不需要区分。其内部的控制单元会根据用电器种类自行分配输出电流。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车载充电器为了展示自身傲人的充电效率,往往会将两个接口的输出电流之和标注于商品上,用来混淆视听。当然,大厂的产品使用这些小伎俩的情况较为少见,它们会如上图所示那样,将每个接口的输出电流与两个接口最大可承受的输出电流标出。而从目前的用电设备来看,一拖二车充的总输出电流在3.4A左右就基本满足日常所需了,所以各位在选购车充时,切勿一味地贪图大电流而掉入商家的陷阱。

车充

  各位急性子的卡友如果不关注测试过程,可以直接从下图选择冠亚季军进行购买。

车载充电器

  在这16款车载充电器中,公牛、小米虽然两个接口的额定输出电流都达到了2.4A,但它们却在产品上标出了满载(两个接口以最大输出电流被使用)时的额定输出电流为3.6A。而同样采用双接口2.4A布局的纽曼并未标注满载最大输出电流。

1、充电效率测试

  判断一款车充的好坏最主要就是看它的输出数据有没有虚标,即实际输出电压与电流是否达到额定数值。要知道电流过低会直接影响充电效率。而对于电压来说,虽然一般用电设备的电池额定输入电压都在5V以下(小于车载充电器额定输出电压),但如果当电压降至3.5V以下,还是会对充电效率产生影响。

用品横评测试充电效率我们将用到电压电流测量仪、发热电阻以及12V转化接头。通过12V转化接头与变压器的合作,我们将直接在室内完成本次测试。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每款车充的充电效率,我们将以电池为2900mAh的iPhone7 Plus与电池为7430mAh的iPad Air2为例,将测量出的电流直接换算为充电时间。

车载充电器

  在此项测试中,16款车载充电器在满载状态下,近半数折戟沉沙。只有羽博、飞利浦、英才星、现代、360、绿联、公牛、图拉斯、小米、先科能够达标。如果从实测数据来看,只有小米满足了在满载状态下,实测电压与电流同时达标。当然,正如前文所说,每款用电设备电池所需要的充电电压基本小于5V,所以在测试结果为——输出电压在4.8V上下、输出电流在0.9A或2.0A/2.4A以上的车载充电器基本不会影响正常使用。

2、过载保护测试

  对于一款车载充电器来说,其除了具备良好的充电效率以外,还应该时刻保护着车辆的电源与保险。所以我们要对16款车充是否存在过载与短路保护功能进行测试。

用品横评合集所谓过载保护就是当车载充电器外接大功率电器时能否自动切断供电。在输入电压恒定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只需增加负载(加大电流)就可模拟过载。

  其实对于车载充电器来说,过载保护有点鸡肋,因为现阶段通过USB接口获取供电的用电设备的功率都不会很大。我们总不能期望使用USB接口来为像电磁炉那样的大功率用电设备提供能源吧?当然,具备过载保护功能的车载充电器当外接自身没有限流装置的用电设备时,还是能够为车辆电路提供保护的。

激活过载保护的负载数量
品牌 额定 负载
小米 2.4A(单口) 4A
公牛 2.4A(单口) 3A
360 3.4A 7A
先科 3.4A 8A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3、短路保护测试

  可喜的是,经过测试我们所购买的16款车载充电器全部带有短路保护功能,这其中当然包括我们所购买的“三无产品”。在插上“短路装置”后,这些车载充电器都第一时间切断了电源。而后我们又对16款车载充电器反复进行短路试验,短路保护依然能够被激活,同时经过测试后的车载充电器并不会影响使用,只需要重新插拔即可。

4、阻燃性测试

  由于车载充电器时刻肩负着充放电的重任,而如果所有保护功能都失效后,它们将直接面临高温乃至明火的侵袭,所以考验一款车载充电器,我们还要关注它的阻燃性。在购买产品时,16款车载充电器几乎全部都标称采用了阻燃材质,那结果到底如何呢?

用品横评合集其实由于材料的不同其阻燃性也有着千差万别,但如果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即可让材料达到一定的阻燃级别。而以PVC(聚氯乙烯)材料为首的聚合物本身阻燃性就很强。

  综合来看,金属材质的车载充电器阻燃优势明显,如果可能的话各位可以优先选择金属材质的车载充电器。而至于塑料材质的车载充电器,由于阻燃材料的燃点在260-300℃之间,所以在本次测试中没有被引燃的车载充电器同样值得考虑。

车载充电器

  综合来看,金属材质的车载充电器阻燃优势明显,如果可能的话各位可以优先选择金属材质的车载充电器。而至于塑料材质的车载充电器,由于阻燃材料的燃点在260-300℃之间,所以在本次测试中没有被引燃的车载充电器同样值得考虑。

16款车载充电器阻燃性测试结果
品牌 外壳材质 是否被引燃
小米 金属
公牛 金属
图拉斯 金属
沿途 金属
无品牌 塑料
纽曼 塑料
绿联 塑料
英才星 塑料
品胜 塑料
360 塑料
飞利浦 塑料
飞毛腿 塑料
现代 塑料
羽博 塑料
诺卡卡 塑料
先科 塑料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5、拆解分析

  经过阻燃性测试后,我们决定对这16款车载充电器进行拆解分析,在最大限度保留内部电路板完整性的情况下,分析其内部结构。

用品横评合集每一款车充密封性及做工都很不错,一时间有点无从下手。这一刻我想起了东莞的女工……除了小米可以便捷拆解以外,所有的车载充电器只能暴力拆解。

  我们将所有车载充电器拆解后发现,它们的内部结构虽然千差万别但也有规律可循。而从车载充电器的内部结构及用材也能看出它是否物有所值。

用品横评合集在我们这次购买的车载充电器中,有部分采用导线将接口与电路板相接。显然这样做成本更低,但车充的使用寿命及充电稳定性无法保障。同时还存在一定的短路隐患,要知道这可是车充自身短路。

用品横评合集我们所购买的16款车载充电器,电感的绕组全部为铜线构成,但铜线的粗细及绕组的匝数却有着明显区别。例如我们所购买的“三无产品”,其铜线的粗细与绕组的做工确实对得起6元的价格。

  最终经过层层考验,虽然16款车载充电器几近报废,但我们也从充电效率、过载/短路保护、阻燃性、结构布局等几方面为各位挑选出3款靠谱的车充。

车载充电器

 

三、空调滤芯

  十面“霾”伏的情况让人们出行时都戴起了口罩,但当我们驾车时,如何才能防止吸入雾霾呢?也许在车内戴口罩是个不错的方法,但车内空间相对封闭,长时间戴着口罩会对呼吸造成一定阻碍,所以阻止雾霾进入车内的重任就落在了车辆的空调滤芯上。空调滤芯作为汽车“呼吸系统”的重要屏障,它过滤PM2.5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防霾效果最佳的空调滤芯

1、测试过程及设备

  为了测试空调滤芯到底能否过滤PM2.5,我们共选取了八类空调滤芯。将在相同的条件下,对这八类滤芯过滤PM2.5的效果进行测试。下面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测试过程及会用到的设备。

用品横评合集霾表主要用于测量PM2.5浓度,游标卡尺是为了对拆解后的滤芯进行精确测量。风速仪是为了测量车内空调出风口的风速。

  有些滤芯虽然过滤效果极佳,但相应的通风效率会降低,这将直接给鼓风机造成很大的负担,严重的话还会使电机烧毁。

用品合集根据滤芯材质及构造的不同,我们共选出八类空调滤芯,并进行编号。

用品合集在每次测试开始之前,我们让车辆在四门开启的状态下静置,以便使车内PM2.5的浓度达到相同值。之后会关闭车门并开启空调,在5分钟之内,观察车内PM2.5浓度的变化。

用品合集空调温度设定为24℃,风速为2挡,同时开启外循环。出风方向则被设定为吹面挡,这样有助于采集出风口的风量数据。

2、八类滤芯的测试结果

用品合集

用品合集

  经过5分钟的时间,①号原厂滤芯(即原车滤芯)最终将车内PM2.5浓度降低至186.2μg/m³。虽然相比测试前有所减弱,但依然是重度污染的级别。出风口风速为1.9m/s。

用品合集

空调滤芯过滤PM2.5

空调滤芯过滤PM2.5

空调滤芯过滤PM2.5

空调滤芯过滤PM2.5

空调滤芯过滤PM2.5

空调滤芯过滤PM2.5

3、测试总结

八类空调滤拆解数据及测试结果
名称 折层数量 厚度(mm) 总长度(cm) 测试后PM2.5浓度(μg/m³) 风速(m/s) 价格(元)
①原厂滤芯
(已使用)
26 1.47 165 186.2 1.9 90
②原厂滤芯
+HEPA滤纸
26 0.62(滤纸) 85(滤纸) 174.0 1.9 90+18
③原厂滤芯 26 1.31 165 186.1 2.1 90
④竹纤维滤芯 24 1.28 150 199.1 2.4 42

⑤HEPA纳米矿晶滤芯

63 0.62 307 64.9 2.2 122

⑥HEPA

活性炭滤芯

30 1.46 192 49.9 2.0 199
⑦无纺布滤芯 32 0.84 204 157.6 2.4 41
⑧冷触媒滤芯 57 0.51 265 84.2 1.8 96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从拆解后得到的数据来看,每款滤芯的展开长度、厚度以及折层数量与PM2.5的过滤效果并无明显规律可循,但这些因素会对通风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决定空调滤芯过滤PM2.5能力的关键所在就是那层HEPA滤纸。汽车空调滤芯上的HEPA滤层基本上都是由PP喷熔纤维构成的,而有的HEPA滤芯之所过滤效果要好,是因为其采用了静电驻极技术,可以通过静电吸附的方法来拦截细微颗粒物。这也就是为何不同的HEPA滤芯过滤PM2.5的效果会有差异的原因。

 

四、加热坐垫

  当寒冷的冬季来临,所有将车辆停在室外的车主都会面临着一个令人无奈的问题——车内温度过低。如果此时你的爱车自带或是加装有座椅加热功能,相信那时你会感到庆幸。在2016年初冬,我们对车内“加热坐垫”进行了测试。其中有原厂的加热座椅也有一些我们从市场上买回来的加热坐垫,当然还有一些“非典型加热装置”,到底哪款最好呢?在此之前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看看你与老杨是否有同样的经历。

加热坐垫横评

用品合集我们每次都会测试坐垫表面的升温效果以及与人体接触后的升温情况。这样有助于我们评定一款坐垫的加热效果。

用品合集我们还将坐垫与座椅、人体的贴合度作为评判标准之一。

用品合集在这些加热用品中,军大衣是比较另类的。其主要材质是棉花。虽然它并非是加热坐垫,但在车辆经过一夜的“冷藏”后,穿着它进入车内也能抵御一些寒冷。

用品合集暖贴最大的魅力就是能让人在冬季依旧“美丽冻人”。经过实测后我们发现,暖贴加热效果明显且不会影响乘用舒适性,但揭下暖贴时,胶面已经发生褶皱,而稍微一用力表面就会破损。

用品合集原厂加热座椅在舒适性上占尽优势,但由于长时间使用,加热丝热衰退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受厂家定价策略影响,人们在购买带有这项配置的车型时,需要交纳更多的车款。

用品合集1号加热坐垫通过坐垫内部的碳纤维加热丝散发热量,相比其他材质而言,这类加热丝的加热效果更明显,但由于其采用感应开关,使得在人离开坐垫后,无法持久发热,几乎没有恒温效果。

用品合集2号加热坐垫通过内部的合金电热丝散发热量,而坐垫表面大量采用聚酯纤维材质,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及耐折性。其加热效果明显,但与座椅的贴合度一般。

用品合集3号坐垫内部采用加热芯片,表面材质为皮革。虽然看起来质感较好,但由于表面材质问题,使其加热效果并不明显。

用品合集4号通风/加热坐垫具备了通风/加热功能,且造价最高,但从测试结果来看,其表现不佳。不仅是由于通风设备影响了整体贴合度,同时加热速度较为缓慢。

7类车内加热坐垫评测总结
用品名称 市场价格(元) 推荐指数
棉大衣 112 ★★☆☆☆
暖贴 2.3/片 ★★☆☆☆
原厂加热座椅 3000(选装) ★★★☆☆
1号单独加热坐垫 39 ★★★★☆
2号基础款加热坐垫 139 ★★★★★
3号全覆盖款加热坐垫 83 ★★☆☆☆
4号通风/加热款坐垫 990 ★★★☆☆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棉大衣仅可应付一时之需,其无论是“加热能力”还是舒适性都毫无可取之处,暖贴虽然加热效果不错,且售价便宜,但若使用不慎很可能弄脏座椅。综合比较来看,2号基础款加热坐垫性价比最高,舒适性、加热效果、恒温效果都使它在这几款“加热坐垫”中脱颖而出。

  编辑点评: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对上述用品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对比测试。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总结了每款汽车用品的最优选择,相信可以给各位带来一些帮助。2018年,我们用车频道还会继续为各位带来有用的用品横评,为各位甄选最具性价比的产品,请继续关注我们!

74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