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原创]
新中国成立70年间,无论是从经济、物质还是出行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质的飞跃。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已经走进了每个家庭,驾驶员这个曾经神圣的职业,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必备技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新中国成立这70年来驾考的变迁史。
最早考驾驶证会是什么样子呢?在查阅了相关文献后,发现这一时期内,学车是需要拜师学艺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考驾照制度也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大不相同。在新中国初期,想学开车只能跟着单位的老司机师傅学,每个单位按照名额进行分配,名额都是当时的车管所,按照该单位汽车数量来进行分配的。学车的名额分配到单位,还要经过各单位再次分配,所以说,在当时想学开车那是相当困难。
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不允许私人购置机动车,汽车都属于公车,隶属于各个机关单位。因此最初并没有完整的驾考体系。
不但名额难,学车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当时那一代人学驾照可能要花上几年时间,因为开车容易,修车难。那时候的修理厂非常少,所以司机不但会开车,也会一些修车本领。因此,学车就要从修车学起,学好了修车才能学习开车。
虽然学车的要求比较高,但实际路考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只有八米调头、原地调头、半坡起步等几项,最后再学习理论知识。考试合格后先发实习证,一年考核期,考核期内没有问题再换驾驶证。
不过当时虽然没有汽车驾校这类机构,但是却有着一些自行车驾校。主要因为当时自行车比较盛行,是那一时期的主要交通工具,甚至还能载客。再加上那一时期的自行车普遍都比较高大,比较难驾驭,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些开放的自行车培训机构。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学习驾照非常难,不但名额稀少,而且学车周期长,甚至需要掌握一定的修车技能,因此那段时间的驾照含金量也是非常高,拿到驾照的学员水平也非常高。司机也被称为“神圣的职业”。
这一阶段直到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相关规定,从政策上明确了个人购买汽车的合法性,国家逐渐放开对私人购车的限制。
1988年在驾考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驾驶员考试和管理划归公安交警部门负责。这一时期的驾驶技术培训主要还是依靠交警部门自己组织的驾驶培训班、委托专业运输企业开办驾校以及技工学校的驾驶专业培训班等途径。因此,该阶段虽然相对已经开放了驾考,但初期也只有很小一部分人获得了驾照。
到了1993年,驾驶员培训和考试开始分开,交通部门负责培训行业管理,而考核发证则由公安部门负责。这一时期有交警部门主办的驾校、交警部门认可的社会培训班,也有各大专院校办的培训班、原有的社会培训班或驾校共存。驾驶员培训行业更是鱼龙混杂,市面上很难找到一家正规的社会驾校。
相比较而言,这一阶段的学车变得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学习的内容和考试项目并不轻松。学车也要像学生一样,定时、定点上课。学习的内容不但包括驾驶技术和基础知识,还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机械和汽车维修知识。主要是为了让驾驶员既能学会开车技能,同时还要掌握简单的维修技能。
当时的考试内容包括桩考、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侧方停车、通过单边桥、曲线行驶、直角转弯、限速通过限宽门、起伏路等多项内容。
虽然这一时期驾考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昂贵的汽车价格也只有少数人能够承担,再加上高昂的学车费用,以当时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确实难以负担。这种状况也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很多下海淘金的人逐渐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路面上的汽车和学驾照的人才逐渐多起来。
改革开放后经济逐渐市场化,驾校数量也像雨后春笋一样涌出来。有数据统计,从2004年开始我国拥有驾驶证人数开始暴增,到2014年,驾驶证拥有人数已经达到3亿。学习和考试的科目基本与现在相趋近,在这个阶段,驾考政策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
2007年4月1日,电子桩全面用于科目二考试。在2007年以前,考试过程中对成绩的判别完全依靠人工,考官肉眼的判断上会有误差。电子桩的进入,对于考试的判断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时期科目二的考生明显合格率下降不少。
2010年4月1日,首次推出C5驾驶证(残疾人专用驾证,只放宽双下肢残疾人士可以报考驾照),考生年龄最大放宽到70周岁。同时C类证的科目二考试内容采取训练10项,抽签考4项的模式。其中包括难度较大的绕铁饼、限宽门、单边桥等。
同时GPS高精度差分技术全面用于科目二、科目三的考试系统,并作为评判依据。同时推出了实习期不可独自驾车上高速、闯红灯由扣3分提高到6分等。
2013年1月1日,驾考迎来了大改革。取消了原来考试中的绕铁饼、限宽门、单边桥等项目,C类驾驶证由原来的“训练10项、考试4项”改为“训练和考试均为5项”。与现在的倒车入库、坡起、侧方、S弯和直角转弯基本一致。
这一阶段初期电子桩的应用对于考生影响很大,但后期改制取消实际用车中不实用的绕铁饼、限宽门、单边桥等高难度项目,降低了考试难度。考驾驶证无论从学费还是难度上来看都有所降低,但相比较而言,考生的整体技术水平有所下降。
2016年4月1日,驾考历史上迎来了到目前为止最后一次大变革。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和地址进行选择考试时间和考场,并且放宽了考试科目顺序限制。同时,对于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的考试政策也进一步逐一开放并实施。
这一阶段的驾驶证数量增加更快。原因在于各大驾校体系成熟,考驾驶证的代价也越来越小,所用时间越来越短。在整个社会都在讲效率的同时,驾考也变得更加人性化,自己网上预约学车、考试变得更加自由。另外整个驾考难度也在变得更加人性化和趋向于实际应用。
这70年来,驾考基本经历了这四次大的变革,从最早的跟着师傅学车;到改革开放后的首次对外开放;以及04年后的快速增长;最后到现在的体系结构完全成熟。驾考制度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见证70年来,工业、经济上的重大进步。
今天,我国驾考制度体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并没有加入国际驾照,但依旧取得不少国家的认可。像英国、意大利、德国甚至美国大部分州都承认中国驾照,只是在使用期限上有所限制。
总结:70年来,随着汽车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驾考也随着历史变化而发展,得到世界的认可。驾驶证的变化也是这70年来的缩影。未来汽车驾考将会是什么样?或许在自动驾驶技术再进一步的时候,驾考还将迎来巨大变化。
相关内容回顾:
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叠加上市权益,卖28.99万起,顶配还不到40万,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友商这些“9字辈”的理想L9、问界M9、腾势N9都卖多少钱?你让他们怎么卖?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这么一看,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
奥迪E5 Sportback的面世,标志着奥迪在华战略进入新阶段。未来,品牌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计划至2027年累计推出14款新车型。
全新揽境的焕新,本质是大众对家庭出行需求的深度重构——它不再只是一台“能装”的SUV,而是通过空间、智能、动力的全面进化,
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江淮皮卡亮相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命名为江淮悍途PHEV,新车具备硬派潮感外观、超级混动架构和强悍性能储备三大核心亮点,更是凭借1000N·m的扭矩储备一举成为首款扭矩破千的新能源皮卡,使其在动力方面全行业领先。
近年来,随着诸多自主品牌纷纷加入了“卷”这个阵营中,国内汽车市场可谓是“硝烟弥漫”,而BBA等一众豪华品牌也不甘示弱,全力研发新产品一同加入了“大卷”阵营中。随着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推出小号“g”级车型后,越野老大哥路虎也在悄然的研发“当家花旦”新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