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车中心 > 日常用车 > 正文
M嘉年华赛道之约 驾驶体验不止于痛快
 

  BMW M最初的诞生是因为赛道,为了称霸于一个个险恶而刺激的弯角,1979年E12 M535i出现在法兰克福车展上,M的传奇从此开始书写。2011年开始,早已更掀起强大文化潮流的M每年8月都会在纽博格林举办一场盛大的嘉年华,伴随24小时耐力赛一起带领车迷们分享、深度体验M的激情与能量。6年之后,嘉年华首次搬到中国上海。而我有幸参与到此次活动中,在嘉年华之夜的前一天亲身感受M的赛道激情。同时,我也替大家抢先探探,在中国的M嘉年华会是什么样子。

M嘉年华

M嘉年华M嘉年华,M的驾驶体验必定是重中之重。此次嘉年华对于驾驶体验分为5个板块:漂移、锋芒、追逐、测速和赛道。不同的项目会体验不同的车型,同时相应的设置也体现着每款车型不同的特性。

  第一个项目:漂移

M嘉年华漂移项目,两辆长滩蓝色的M2早已等在那里。

  有人说它是全系M中最易于漂移的车型,仅4476mm的车长,3.0T 272kW(370Ps)的最大功率输出、465Nm/1400-5560rpm的最大扭矩、仅1595kg的轻量化车身……这款2016年上市的车型用它的灵巧与强劲吸引了无数年轻的M粉丝。

M嘉年华漂移项目,一定是体验项目吧?错!BMW就是要把驾驶乐趣做到极致。

  BMW的驾驶培训师告诉我们:将DSC关闭,手动挂上1挡,猛踩油门,方向盘左打172.5°,然后收油使车辆重心前移、迅速反打方向盘一圈,或许就能感受到漂移的乐趣。

M嘉年华培训师给我们进行了示范,稳健的车辆方向和油门掌控让M2如轻盈的冰上舞者。245/35 R19的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在炽热的空气中掀起阵阵青烟,让人更加跃跃欲试。

1

  不过,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此轻盈的前置后驱车型,让车失控很简单,但是将它的“失控”控制起来却很难。油门不足后轮无法滑动,而油门过大,即使反打方向也会让车脱离掌控。

M嘉年华及时地修正方向也很关键,要在合适的收油时间、合适的车身角度反打合适的方向方能让车朝着希望的方向持续侧滑。

  在驾驶中,M2的轻盈是切身感受得到的。油门踏板的回馈灵敏,稍微深踩轻盈的车身就被有力地推进。方向盘握在手中略沉而有质感,让每一次转向都稳健而精准。

  第二个项目:锋芒

M嘉年华所谓锋芒就是驾驶M3或M4车型进行金卡纳8字绕圈体验 。金卡纳的名字原意为以前国外赛马的一个项目,后来名字被套用在汽车性能的测试项目上,贴切又有深意。

M嘉年华这个项目的试驾车型为M3和M4。

  E时代的末尾也是自然吸气M时代的终章。新一款的F80 M3和F82 M4可谓开启了M3、M4的涡轮增压时代,两个小涡轮的出现随着轻量化车身配件、后桥限滑差速器等一系列高科技产物的加持让车辆的驾驶感受有了质的飞跃。从这个时代起,M3的两门版改称M4,两者共同拥有317kW(431Ps)的最大功率输出,M3与M4拥有相同的车身长度和轴距,但是M3比M4宽了7mm,高了49mm。

M嘉年华由于更偏爱M4的伊莫拉红,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它。虽然DSC如一位co driver一般总是及时稳住车身,但只要稍稍深踩,随着转速提升带来的迅猛提速依旧令人惊艳。

M嘉年华

  也有试驾者不听培训师的劝阻关掉DSC,然而很明显,小小的金卡纳场地根本无需轮胎的过度打滑就完全可以被M3征服。S55B30发动机的澎湃动力和后桥差速器对于动力的及时分配让过弯相当轻松,而前255/35 R19和后275/35 R19的倍耐力轮胎更是拥有强劲的抓地力。

 

  项目三:测速

  接下来的绕桩体验中我们感受了X5M和X6M。这两款车均在2015年上市,均拥有4.4L V8的S63B44双涡轮增压发动机。X5M虽然拥有2400kg的车身重量,4880*17985*1754mm的健硕身躯,但是实测百公里加速度仅有4.2s。

M嘉年华我选择的X5M车型在驾驶时车身轻盈,随着油门踏板的下压,车辆的提速感受让人很难相信它竟有如此庞大的身躯。

M嘉年华较高的视野让人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方向盘转向的力度明显小于其他M车型。

M嘉年华8挡Steptronic变速箱换挡积极而平顺,很难想象如此贴心的庞然大物可以跋山涉水,却也可以直道竞速,何等了得。

M嘉年华过弯转向时,双球节弹簧减震支柱前桥和整体铝质后桥在让车身轻量化的同时给车辆带来了比较好的支撑。虽然绕桩时车身略有侧倾,不过不要忘了X5M的舒适性也是M中的佼佼者。

M嘉年华相较于X5M的魁梧,X6M的溜背身影在绕桩时更加养眼。更富动感的线条让身形更大的它看起来更柔美,何况它还比X5M轻了40kg。

  项目四:追逐

M嘉年华追逐项目的试驾车辆是M140i,狭窄多弯的赛道里,用这款小车是再合适不过了。这款小钢炮一般的车型拥有250kW(340Ps)的强劲动力,百公里加速度4.8s。

M嘉年华在狭窄的弯道中,M140i的灵活性显而易见。

  与M2或M3不同,小钢炮一般的它似乎少了一些赛道质感,多了一些浓缩的暴力因子。更轻的转向、短小的车身融入最大500Nm/1520-4500rpm的最大扭矩。强烈的反差让它在追逐赛中成了集趣味与力量于一身的萌物。

M嘉年华M嘉年华不仅吸引着广大的M粉丝,也吸引来了演艺圈的明星。这不,演员朱亚文就出现在了试驾现场。

M嘉年华配合媒体人牙签的直播,朱亚文观看了各个试驾项目,并且亲身坐上M2,由牙签开车体验了漂移的乐趣。我不禁在想,嘉年华当晚会不会有更多大牌嘉宾混迹在茫茫人海当中呢?

M嘉年华强大的编导及摄像团队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肩膀单薄的女导演手拿一块白板,随时引导拍摄内容方向。摄影及摄像团队底气十足,对于被围观已经司空见惯,而我更是被看起来一刮就倒的女导演一把搂到了摄像师后面。

  不过我还是成功录到一小段朱亚文在现场的视频,大家可以看过来噢。

 

  最精彩的部分往往压轴。午餐过后,上赛的M试驾才正式开始。上海国际赛车场全长5.451km,共有16个弯角。如果说M生于赛道,那么如今,它算是如鱼得水般地回家了。

M嘉年华几十辆M已经等候在Pit房外,点燃了所有试驾者的激情。我选择了上午没有尝试的F80 M3,如果说M5是M家族的鼻祖,那么M3在我心中就是M家族的精髓所在。

M嘉年华培训师韩沥潮将带领我们组的5台M进入赛道。

M嘉年华将变速箱换挡模式、避震器、方向盘都调整到Sport+模式,此时车辆可以表现出最大的动力响应,当然,强大的后驱动力也增加了驾驭的难度。

M嘉年华随着速度的提升,方向盘的转向比发生变化,原本偏沉的方向盘在Sport+和高时速的情况下,操控起来甚至让我有些吃力。但正是这样的手感,也让我在极速驾驶中更加平稳。

M嘉年华M3的桶式座椅有着与性能似乎不匹配的舒适,既能很好地固定住驾乘者的身体,又不乏人体工程学带来的舒心。

M嘉年华油门踏板的响应非常敏锐。而与之相配的还有后桥限滑差速器0-100无级动力分配的主动调节。

  多片式差速器可以有效分配左、右后轮间的动力,防止单一方向打滑带来的动力流失和车辆失控,让每一个弯角都成为车辆对于自身极限的炫耀。

M嘉年华我驾驶的M3前面是M2,能够明显感觉到两辆车在驾驶节奏上的区别。M3的车身比M2沉了许多,且动力多了45kW(61Ps),因此在弯角时刹车点需比M2提前,以确保平稳过弯。

M嘉年华在直线加速时,M3的后程优势非常明显,虽然碳陶瓷刹车非常敏锐,但如果在安全车距下M2前、M3后两车一同油门到底,M3的收油点要比M2提前许多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M嘉年华赛道是速度与激情的最好释放之地,当我全力地踩下油门,3挡到4挡的切换真的拉到7000rpm才完成。

  还无暇顾及这涡轮增压发动机高转速的极致调校,令人头皮发麻的快感从脚底的油门踏板一直传递到心脏,也让我感受到M“回家”的喜悦。

  最后给大家奉上一段五分钱都不值的,生剪硬切的M嘉年华抢先看,其实本来还录了很多,但是由于天热手机过热,导致视频无声废掉了……希望大家对于如此粗糙的视频心怀包容(比心)。

1

  编辑点评:虽然M进入中国的时间尚不长,但随它一同来到中国的M文化却已经扎根于车主和工作人员之中。在体验过程中, 我能感受到的不仅是M车的极致与强劲,更是热爱M的人对于品牌和精神的强烈认同感。所有为M工作的人都发自内心地为它而自豪,并且热衷于将这种自豪传递下去。而当你坐进M之中,你又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些人快乐的源泉。这种情与物的结合让这些暴力强悍的奔跑机器有了浓浓的人情味,也在赛道上给人一种痛快之外的甜美。8月19日晚,在纽博格林持续了6年的M嘉年华即将在上赛开启,届时将有2000名车主到场。那会是怎样的盛况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85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