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在线讯(记者郭峰 苏凯隆 寇凝报道)7月5日刊登了《车载GPS导航仪为啥老没准头》,首府一些商家推销车载GPS导航仪时,声称使用正版地图,实则“挂羊头卖狗肉”,使用盗版地图。消费者即使被忽悠,但维护自身权益也往往困难重重。
专家呼吁:应尽快弥补相关立法缺失,完善车载导航仪的检测标准,从而推动市场监管。
行业规范滞后
某车载GPS导航仪品牌代理商马晓祥介绍说:“GPS发展非常迅猛,现有法律法规对其监管针对性不是很强。目前应尽快建立生产标准和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在华凌一家汽车用品店,当问起GP导航仪售后服务问题时,店长说,不同品牌的GPS导航仪,保修期一年到三年不等,如在保修期内,非人为损坏,可以在指定维修点免费保修。但过了保修期,顾客就要支付相应的配件费用。
据了解,汽车GPS导航仪行业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产品标准。2003年出台的《汽车GPS导航系统通用规范》,是目前检验汽车GPS导航仪性能的主要标准。
虽然产品安全性,可以依据针对所有电子产品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进行规范,但是产品质量依旧难以界定。
缺少法律“护航”
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汽车GPS导航产品抽查结果公告,对全国61家企业生产的65种汽车GPS导航仪产品,分15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查发现有8种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不合格项目涉及定位精度、电源端子骚扰电压、辐射骚扰。
关于车载GPS的投诉问题,市工商局韩主任说:“消费者购买的GPS导航仪出现质量问题,在技术监督部门做出鉴定结果后,可以到当地工商所进行投诉。”
自治区质检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质检院没有对车载GPS导航仪产品进行相应抽查检测,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来对此类进行管理,质检院目前没有接到相关投诉。
该工作人员说,车载GPS导航仪的定位,也不明确。对车载GPS导航仪地图的检测,因为专业性很强,质检院缺少专业性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
他山之石
部分国家“禁用”GPS导航仪
新西兰颁布的2009年交通规则修订版中明确规定:严禁使用手机作为导航设备在汽车中使用,避免司机在行车过程中变相接打电话以及使用导航。美国纽约则推出一项法律禁令,禁止司机在汽车上安装过多电子配件,如GPS和DVD等。
奥迪与华为的合作引发不少关注,其合作车型奥迪Q6L e-tron更是成为焦点。4S店销售表示,Q6L e-tron已经预售了,1000元订金可以抵6000元购车款,应该在7月就会上市。
领克 10 EM-P用的是法雷奥双模组大灯,照射距离412米,据说是能横贯4个足球场。车长50505mm、轴距3005mm,运动套件有前唇、侧裙、小尾翼,还有全新后保扩散器。配上天云米、鎏光金珠光车色,听球叔说,你们感受不出它的美,来辛苦后期老师,咱上点空镜。
继保时捷推出纯电版Macan车型后,其市场销量可谓是迎来“滑铁卢式”下降,好在品牌也悬崖勒马,再次重视起燃油车了,但卡宴电动车那也是没有落下,目前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而且据说年底就要首次亮相了,这可太让人期待了。
1号理想汽车公布了6月销量,交付新车36,279辆。有那眼疾手快的,都给算出来了,环比下降11%,同比下滑了24%。额,这个成绩吧,我只能说四个字:情有可原。不是理想不行了,是对手太多竞争压力太大了,老话说了:狼多肉少,僧多粥烯。
奔驰这次真的是给你来个双重“暴击”,不但下半年要进行改款,国产车型还在工信部还重新申报了2.0T发动机!被割了这么多年的奔驰C级车主不得“哭晕在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