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车中心 > 轮胎资讯 > 正文
“啃胎”问题分析 车主应注意车胎保养
 

  迈腾(参数|询价)自07年7月上市以来,除却早期因产品定位和售后保养价格引起的争议外,其承载的高技术含量与过硬的车型品质,已在两年的销售中逐步得到了车友们的广泛认可,但是,随着08年末至09年初逐渐增多的“迈腾啃胎”投诉以及车友实例出现,不仅令诸多车主深受困扰,更令大量的迈腾潜在用户在购买前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那么,究竟何谓“啃胎”?它仅仅是迈腾某款车型或者匹配某种轮胎所具有的个案吗?针对一汽大众给出的技术说明与解决方案,诸多车主是否认可,又如何看待?“啃胎”究竟属正常现象还是车辆缺陷?结合各大迈腾论坛热议个案以及编辑针对车主的实地采访,就迈腾“啃胎”所引发的疑问,我们做先期梳理汇总: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一、何谓“啃胎”?

  “啃胎”也被称为“吃胎”,即通常所说的一个或几个车轮轮胎发生不正常的快速磨损,具体表现为,胎面花纹发生不同程度的明显磨耗。而不同原因导致的胎面磨损现象也不尽相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胎面磨损类型:

  那么,车友们所言的迈腾“啃胎”究竟属于哪种现象?其实际发生时的具体症状有哪些?而出现此种状况的车辆,是特定排量或是配备某种轮胎的个别车型吗?带着上述疑问,我们结合车友的实际案例做分析:

 

  二、车友实例归纳:非某款车型、某种轮胎导致的个案

  发生啃胎现象的迈腾(参数|询价)车轮车友实例1:

  “我的迈腾是07年8月份买的,出厂日期是07年7月,手动舒适,固胎(固特异轮胎),后弹簧是三点的,不到2万公里胎噪加大,在20-60KM/H时速(尤以30KM/H为甚)时出现很大的”咕噜咕噜”的声音,去4S店,技术总监、服务站站长(售后维修的老总)都坐过我的车来体验,有明显的噪音,后上架,检查轴承无问题,检查轮胎,说是“锯齿状”磨损。忍受到2万公里,前一阵去4S,4S答复是“正常磨损”,打400客服电话,让我到4S检查,就这样像以往一样把问题推来推去,直到拖到出保(今年8月份)!我现在开车被噪音折磨得头痛,车友说是拖拉机也不过分。” ——09年4月《啃胎不解决,一汽无宁日》

  车友实例2:

  “08年3月的1.8TSI舒适版,配备米其林215/55R16轮胎,至今行驶25000公里。约20000公里左右,感觉车子行驶于30-50KM/H区间,会发出较大的轰隆轰隆声音,而且随着速度的加快,从车子地盘传来的轰隆轰隆声音的频率也会加快。为了寻找和确认引发这样较大底盘噪音的问题,进4S店全面检查,发现左后轮内侧存在较严重啃胎外,其余轮胎及车辆部件都良好。为了验证噪音在来自于被啃轮胎,换上4S店试驾车轮胎进行路试,噪音消失。可以证明,迈腾于20000公里左右出现了啃胎,并且由于啃胎,引发了很大的行驶噪音。” ——09年3月《对迈腾啃胎问题的探索 》

  车友实例3:

  “我是广西的迈友。08年5月提的第一批2.0T自豪版,当时可是279800元一分钱没少,目前跑了22000公里,16000公里的时候就发现啃胎严重,已经全部换了新胎,可是现在又发现明显的啃胎,4S给免费做了几次定位,可是都没有用。虽然我准备换车了,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能团结起来一起讨个说法。今天去4S又做了定位,发现其他很多辆迈腾的车主也在说啃胎的问题,看来是通病,本来是看好迈腾的性能才买了这个车,没想到出现这么多这么严重的问题,太令人失望!如果啃胎的问题不解决,再先进的高科技又有什么用?”——09年2月《关于迈腾严重啃胎的问题!》

  编辑梳理:由上述三位车主的典型事例,结合编辑此前与部分车主的实际交流,针对发生“啃胎”的迈腾车型我们发现有以下几点特性:

  1、啃胎与车型、轮胎品牌无明显的直接关联

  由上述实例能够清晰获知,无论是前期上市的1.8TSI车型,或是后期跟进上市的2.0T车型,均有啃胎现象出现,而其中所配备的轮胎,包括了目前同属迈腾轮胎供应商的米其林和固特异品牌,因此,直观来看,啃胎现象并非仅仅出现在迈腾某款特定车型,或者某种轮胎品牌上,而是全系车型均有的通发事件。

  2、噪音增大是前兆,1.5-2万公里是“门槛”

  而结合车友由发现轮胎磨损异常的前后表现来看,出现不正常的轮胎噪音,并且逐渐增大的状况是啃胎现象已经发生的首要征兆,而同时,据发生啃胎的多数车友普遍反映,出现明显异常磨损现象时的里程数区间多在15000-20000公里。

  3、轮胎磨损类型为“锯齿型”

  就网上目前所了解到的车主实例中,迈腾啃胎现象主要出现在两个后轮上,具体表现为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单边内侧磨损,而磨损类型同属“锯齿型”。

  4、四轮定位、更换轮胎并非根治之法

  而就诸多车主在啃胎后采用的处理措施来看,多数进行了四轮定位,轮胎换位的补救措施,更甚者直接进行了四轮全新轮胎的更换,但是,从车主反映的实际效果来看,上述措施并非根治之法,啃胎的现象仍然存在。

  那么,在诸多车友眼中显得颇为严重的"锯齿型"磨损究竟是否为正常表现?而造成迈腾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日常中对此现象的发生能否予以避免?而针对已经发生严重锯齿型磨损的车辆,后期是否有得当的方法予以解决?针对啃胎现象发生后,诸多车友以及媒体的疑问,一汽大众在前期的“品质之旅”中给予了我们正式的书面回应:

 

  三、一汽大众书面回应:定位、保养和使用问题是原因

  疑问:轮胎锯齿形磨损的造成原因是什么?是否正常?

  答疑:轮胎胎面块上的锯齿形消耗是由于轮胎胎面上的胎面块与地面接触后不均匀变形造成的。新轮胎上的胎面块更容易形成锯齿形消耗,因为每个新胎面块的高度较高,弹性较大,与地面接触时更容易产生不均匀变形,导致胎面花纹锯齿形消耗。一般情况下非驱动轮(后轮)上轮胎锯齿形的形成比驱动轮(前轮)更为明显,是一种完全正常的消耗特性。

  疑问:形成严重锯齿形磨损原因有哪些?

  答疑: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包含:定位原因、保养原因和使用原因等等。

  具体说明:

  a.定位原因:

  车辆在出厂时,都经过严格检测,确保定位参数合格。在驾驶时如车轮与路边石等障碍物发生非正常接触,即可能使车轮定位发生变化,而不合格的车轮定位参数是造成锯齿形磨损的原因之一。出现锯齿形磨损时应检查用户车辆车轮定位参数,如不合格,调整车轮定位参数至合格。即使车辆静止时的定位参数正常,也可能因为载荷或驾驶路况不同,导致车辆动态定位参数的改变,从而出现不均匀的磨损现象。

  b.保养原因:

  轮胎换位保养

  气压符合规定

  用户按保养规定进行轮胎换位,并保证轮胎气压合格是确保轮胎能正常磨损的必要条件。轮胎气压过低会导致磨损加剧。

  轮胎出现磨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能够使得汽 车的所有4个车轮保持相同的使用寿命,要求按照保养规定对轮胎换位。

  c.使用原因:

  极度转弯或经常在极大的弯道行驶

  轮胎花纹粗糙松弛

  新的轮胎、非驱动车轮上的轮胎容易产生

  轮胎锯齿形磨损是一种正常的磨损形态。当车辆高速运行在急转弯儿、经常在极大的弯道行驶、在粗糙不平的路面上行驶、轮胎花纹粗糙松弛的使用情况下,会产生锯齿形磨损。新轮胎较高的胎面块由于具有较大的弹性与粗糙不平的地面接触后不均匀变形,较易引起锯齿形消耗。当使用过一段时间后,随着胎面花纹深度的减小,胎面块的刚度会逐渐增加,锯齿形消耗的形成也将随之减小。

  疑问:有没有正确的处理措施,避免偏磨现象发生?

  答疑:正确的处理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保证轮胎气压正确。

  对胎压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我们推荐用户每14天检查一遍胎压。在长距离或载荷较大的情况下,正确的胎压尤其重要。如果车辆出现锯齿形磨损倾向,要求用户按照满载状态的气压值行驶。

  2、及时进行轮胎换位。

  按保养要求在规定里程内做轮胎换位。非单一运转方向的轮胎,出现锯齿形磨损时,缩短保养换位里程,必须改变轮胎运转方向,应进行轮胎交叉换位,交叉换位后,必须及时调整前后轮胎气压,并相应地进行轮胎动平衡,可迅速减缓锯齿形磨损。换位后,轮胎滚动噪音会略有增大,在行驶500--1000公里后会降低。轮胎一出现锯齿形磨损或有轻微锯齿形磨损时,请引导用户每5000公里进行交叉换位。如锯齿形磨损很严重了,而且轮纹磨损已经超过50%,那么这种换位只能起到很小的改良作用,因此是没有推荐意义的,因为此时花纹块的弹性已经降低并且锯齿磨损不会变得更严重。

  轮胎胎面锯齿形消耗并不是缺陷,而是一种完全正常的消耗特性。为保证前后轮胎使用寿命相对一致,要求每行驶8,000公里到10,000公里进行一次轮胎换位。如果发现锯齿形消耗过早出现的迹象,应提高轮胎换位频率并缩短换位里程(轮胎每5000公里交叉换位)。

  3、及时进行四轮定位调整。

  车轮定位最常出现的偏差是因为外来影响出现的,比如在停车时与路边石的强硬接触。四轮定位的偏差是轮胎出现锯齿形磨损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积极主动地引导用户进行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之前,注意确保车辆处于如下状态:

  规定的标准轮胎充气压力

  汽车空载

  油箱必须装满

  备用车轮和随车工具在汽车相应的安装位置上

  车窗玻璃和大灯清洗装置的储水箱必须装满

 

  四、针对官方回应,车友观点不一,疑问仍存

  而针对一汽大众做出的相关回应,编辑在7月11日参加迈腾(参数|询价)俱乐部两周年庆典中,与俱乐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车友再次进行了交流,其中,立场鲜明的两种不同观点,再次引发了对于迈腾“啃胎”的讨论与疑问。

  正方:官方回应有根据,轮胎磨损属正常,并非“问题”或者“缺陷”

  在编辑进行询问的多位车主中,一位具有多年驾驶经验,对车辆了解颇深的老车主提出了“轮胎磨损并非缺陷”的观点,而针对一汽大众给出的针对性保养指南,他同样持肯定的态度。

  观点一:任何车辆都有轮胎磨损,后轮内侧偏磨是正常现象

  记者:对于迈腾后轮内侧锯齿状磨损现象,您如何看待?

  车主:我认为这是目前家用轿车中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原因在于,为了增加车辆的横向稳定性,以及防止汽车高速行驶时车轮出现前张现象,多数的轿车均将后轮外倾角设计为“负值”,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八字”。而这种设计,对于后车厢载重较多的情况下,将会对使后轮发生一定程度的内倾,造成对于后轮内侧的磨损,而此种现象是轿车上普遍存在的,不同轿车的区别仅在于磨损程度的不同,所以说迈腾的轮胎损耗并非是缺陷。

  观点二:5000公里轮胎换位是针对迈腾而定

  记者:目前一汽大众4S店的技术人员对于啃胎问题的解决方案多为“建议5000公里做四轮换位”,较一般车辆10000公里的换位周期缩短了近一半,您如何看待?

  车主:我认为这是一汽大众针对中国的特殊路况做出的保养使用调整,正如您所说,一般车辆都建议在10000公里后进行轮胎换位,但是,也许一汽大众正是意识到迈腾轮胎较早出现磨损的现象,因此在换位周期上进行缩短已保证车轮磨损均匀,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啃胎原因观点:地域路况、使用习惯、以及胎压调整所致

  记者:那么您认为众多车主出现较为严重的轮胎磨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车主:据我所知,目前北京地区的车主出现啃胎的车辆很少,江浙一带才是“重灾区”,而据我们车友间讨论,原因可能有三方面。第一,相较北京,南方的路况较为复杂,路面质量也并不佳,长期行驶会导致轮胎发生磨损;第二,与车主个人的用车习惯有较大的关系,例如长期满载行驶,或者经常上下“马路牙子”,后轮的磨损也可能进一步加剧;第三,迈腾出厂时的轮胎胎压一般较高,多为3.0,北京的4S店在向车主交车时一般都会将胎压调至2.4左右的正常值,而在南方,可能4S店的工作人员并未贯彻这一做法,而很多车主也并未注意到此事,导致非正常胎压驾驶下出现较早的轮胎磨损现象。

  反方:官方回应非正面回答,问题尚未解决,啃胎恐为设计“缺陷”

  而一汽大众给出的轮胎磨损原因以及解决措施,却仍未能令部分车主所信服。

  观点一:并未针对“迈腾啃胎”原因作正面回答

  记者:您能否接受一汽大众做出的回应?

  车主:我认为官方并未正面做出回应,因为在目前其所作的回应中,仅是提及“锯齿型”磨损这种大概念上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但是,相较其他同级车型,为何“迈腾”会出现如此明显的轮胎磨损,官方似乎也没有找到确切原因,并没有做出正面回答。而对于已经发生啃胎现象的车辆,什么才是较为有效的解决方式,也并没有针对性提及。

  观点二:“四轮定位、轮胎换位”对于“啃胎”车型并非有效措施

  记者:对于采用四轮定位以及轮胎换位的解决方案,您认为是否有效?

  车主:对于新车或者尚未发生啃胎的车型,也许有一定的作用,这个确切情况还有待证实。但是针对已经出现啃胎现象的车型来看,我们曾经做过多次轮胎定位,并且前往多家4S店进行对比,确保定位数值的准确,不过这些措施并未见效果,包括进行四轮换位或者更换全新轮胎在内,多数车辆仍旧继续存在啃胎现象。而且在进行针对啃胎车辆进行四轮定位时,我们发现,其定位数值均在迈腾标准参考值的范围内,所以,我们认为并非四轮定位原因导致的啃胎。

  观点三:路况、胎压原因并不具说服力

  记者:对于路况、胎压导致啃胎的说法您是否认同?

  车主:这些原因并不具说服力,如果是地域原因导致,那么相同地域的其他车型为何没有发生如此明显的轮胎损耗现象?而如果是出厂胎压过高未做调整,那么导致的轮胎磨损现象应该为轮胎中央较早出现磨损,而并非轮胎内侧明显的锯齿状磨损。

  啃胎原因观点:定位数据可能“先天不足”,“塌陷门”或有影响,悬架设计恐存缺陷

  1、定位数据可能“先天不足”

  记者:您认为导致迈腾啃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车主:根据我们车友多次试验的结果,我认为其中一原因可能为其出厂定位数据存在先天不足。因为,我们曾经对啃胎车辆进行过四轮定位数值测试,但是,实测数据显示,该款车型的后轮外倾角,前束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因此,是否是迈腾引进时,在后轮定位参数设计中,对于中国路况的预计不足,导致数据设计变化范围较小而产生的先天原因,我们现在存有很大的疑问。

  2、“车尾塌陷”或属啃胎原因,悬架设计恐存缺陷

  车主:而另外一个原因,可能与先期迈腾出现的后悬减震弹簧不足,导致的车尾塌陷情况有关。虽然,目前一汽大众已经解决了车尾塌陷问题,将匹配后支撑力不足的单点弹簧,更换为弹性系数更大、支撑力更强的三点或者四点弹簧,但是对于出现啃胎现象的车主而言,未更换弹簧前车尾塌陷,导致轮胎内倾,进而使得后轮磨损加重的原因也并不排除。而更换弹簧后,是否便不会发生啃胎现象,目前我们上未能证实。而是否由此反映出,迈腾在针对中国市场所进行的悬架设定上具有缺陷,从而导致啃胎事件发生,我们仍然心存怀疑。

  总结:疑问梳理归结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对于迈腾啃胎的最初定性问题上便已经出现了分歧,官方的“正常”反应,车主们具有“缺陷”倾向的严重审视态度,均让这出本就责任难以界定的事件显得更加胶着。那么,迈腾“啃胎”究竟是否能够划分为“常态”事件?而导致其出现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何?目前是否已有“啃胎”车主成功解决问题,而什么才是对此现象最为有效的解决措施?我们将继续为您追踪报道。

3 条评论,一键看完